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福建新闻 > 正文
渔业产值30年领跑的“福州密码”
2025-09-28 09:20:2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位于连江县定海湾的“百台万吨”深海养殖平台

东南网9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文奎 文/图)奋勇争先,逐梦蓝海。今年以来,福州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开展“奋勇争先”行动,上半年渔业产值达336.4亿元,同比增长5.1%,持续领跑全省。福州渔业产值已实现连续30年稳居全国首位,写就海洋经济领域的“福州奇迹”。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福建、福州发展海洋经济把脉定向、指路引航。

数据显示,2024年福州市海洋生产总值约3400亿元,居全国前列。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15个核心产业的24%,成为核心支柱。

窥一“渔”而知全貌。去年,福州水产品产量位列全国第二,渔业产值却是第一,这样的反差蕴含着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方法论——通过产品升级、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实现从“规模优势”向“效益优势”的跨越式转变。

种业创新是战略核心。福州实施水产种业“5个10”工程,建成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1家,海带、菲律宾蛤仔育苗量分别占全国60%、80%以上。

在福州,全国首批“无边海带”试养成功,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全球三大顶级海胆之一的中间球海胆实现4000万粒量产;沙蚕新品系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繁育……福州水产优势特色品种良种覆盖面已达86%,种苗产业年产值突破35亿元,在筑牢“种源根基”的同时,也为全国水产种业创新提供“福州方案”。 

从“芯”开始,一场全产业链的创新革命在福州全域展开。长乐海域,“航宁一号”养殖平台如海上城堡。“再也不怕风吹浪打,沉箱下潜20米躲台风。”平台运营者王开木感慨道。

“耕海重器”助力海洋渔业挺进深蓝。目前福州已下水12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占全省投产数的100%。从连江“振鲍1号”到“振渔1号”,全国领先的装备技术迭代,拓展了养殖空间边界,建起可持续发展的“蓝色粮仓”。

年初,福州联合宁德成功申报大黄鱼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何大黄鱼产量仅占全省10%的福州能成为核心参与方?靠的还是守正创新。

“岱衢族”大黄鱼是福州自主培育品种,从出生到面市需要搬三次家,市场售价远高于普通养殖大黄鱼。福州研发的“深远海重力式+桁架类网箱接力养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在全国示范推广。福州深远海养殖水体规模约占全国总量的10%,成为全国深远海养殖集中连片示范区,为沿海地区破解“近海资源约束”提供可复制经验。

福渔闯四海。当“航宁二号”在长乐海域动工建设时,福州远洋渔场已拓展至南极海域。今年3月,全国最大的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从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启航赴南极作业。该基地也是我国第三个、福建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福州远洋渔业综合实力长期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创新为帆,品质为核,支撑福州持续打响“有福之州·福渔世界”品牌。连续17年举办海峡(福州)渔业周,推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2025年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同时,推动两岸渔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福马产业合作园建设提速,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增殖放流活动,共护一片海。

产业持续迸发的活力,多维赋能,创新制度是源头活水。创新“五三联动”金融服务模式,打通产业融资“最后一公里”;创新“三权”分置“两证联动”养殖海权改革,推动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成立全国首个数智海渔执法大队……系列政策增量为福州海洋渔业发展扩展了空间。

从一粒种苗的基因优化到一片深海的智能养殖,从近海渔场的精耕细作到全球海域的扬帆远航,用新质生产力破解“量与值”的辩证法,福州将坚持优近海、拓深海、稳远洋、强链条、树品牌,奋勇争先,做优做强海洋渔业产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福州示范”,持续迸发蓝色经济新动能。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