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福建新闻 > 正文
全省水稻优质率超80%
2025-09-28 09:20:2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十四五”期间,我省水稻育种攻关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全省水稻优质率超80%

东南网9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22日,福建省第十六届优质稻品种品质现场鉴评活动在三明市沙县区举办。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现场宣布鉴评结果,8个品种被推荐为“福农优品·好味稻”品种,分别是明芗优196、乌山香占、福泰736、宓乡优1902、悠香优2号、茂优039、长两优803、泰两优晶12。

优质稻指的是外观、加工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表现优异的水稻品种。2001年起,省农业农村厅已举办16次优质稻品种品质现场鉴评活动,推动一批优质稻育种成果推广应用。目前,全省水稻优质率已超80%。

今年的鉴评活动共有36个品种参评,统一安排在德化县赤水镇西洋村种植,按熟期分批收获稻谷。鉴评组现场盲评,从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等方面量化打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从鉴评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质稻品种,今年我省首次以“福农优品·好味稻”为之冠名。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表示,今后我省将着力培育“福农优品·好味稻”品牌,推动更多“福”字号优质稻品种提升市场影响力,实现优质优价。

记者从23日举办的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优质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培训班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将水稻育种攻关作为种业振兴行动的重点,累计为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相关项目投入5000多万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优良品种选育方面,86个优质稻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米质达部颁一级标准的33个、二级标准的53个。谢华安院士团队育成的野香优669荣获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在优质种质创制方面,成功发掘、改良创制福兴A、宓乡A、福恢631、明占、臻占等144个种质材料。它们大多具有遗传背景丰富、目标性状突出、米质优、抗性强、配合力好等优点,为优质稻育种提供了重要骨干亲本,为选育突破性的水稻新品种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开发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型。如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构建的高效多基因编辑技术,福建农林大学构建的水稻“多抗区段”种质创制技术,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构建的基于显性早熟基因的育种材料定向改良技术。

面向“十五五”,我省水稻种业创新攻关将立足现有基础,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围绕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聚焦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构建以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育种创新体系,为推动我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种源支撑。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