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见·在现场 | 驻村夜访
2025-09-15 09:49:43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东南网9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黄平柳 陈震)

晚上7时,结束了一天工作,建宁县黄坊乡党政办干事朱虹吃完晚饭,开始了当周第一次的入户走访。她随身带的帆布包里装着记事本、手电筒和一堆杂物,还有帮腿脚不便的李奶奶代买的盐和洗衣粉,塞得满满当当。

这次走访的目的地是芦岭村。帆布包有点笨重,朱虹走得不快。她一路边走边看,哪家门前堆着垃圾影响村容村貌,哪里的路有坑洼影响村行安全,都认真记录。“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到村民家里沟通,有些要报到乡里开会商讨解决办法。”朱虹说。

“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整天待在办公室,哪怕真心想帮村民办事也觉得有距离感。入户走访后,跟村民的距离很快就拉近了。”平时略显腼腆的朱虹,讲起两个月前第一次驻村夜访的经历变得滔滔不绝。“紧张,超级紧张,手心里全是汗!”朱虹说,第一次记录村民的诉求时手都在发抖,“怕问不到点子上,更怕村民觉得我们是来走过场的”。

言语间,朱虹来到朱厚根老人的家门口,在屋檐下剥毛豆的老人热情地搬来凳子。“小朱又来啦,快来坐。”朱厚根的一双儿女长期在外务工,平日就剩他和老伴在家。

放下帆布包,朱虹一边帮忙剥毛豆,一边拉起了家常。

“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有啥需要我帮忙的吗?”

“还真有个麻烦事。”朱厚根指着门前的一棵枣树说,青枣熟了,想寄点给孩子们尝尝鲜,可自己骑不了车,也不知道去哪里寄快递。

“这个简单,您把枣子摘下来装好,通知我,我给您寄快递!”

“那先谢谢小朱啦。”

剥完毛豆,朱虹告别,朝着李奶奶家走去……

这样的夜访,朱虹每周要走两三回。从最初包里只有记事本,到如今塞满创可贴、感冒药、退烧药等常备药。这些细微的变化,见证着驻村夜访渐渐走进村民心里的过程。

今年以来,建宁县以驻村夜访为抓手,破解干部与群众“时间错位”难题。县委主要领导带头下沉,带动县直、乡镇干部每月至少两次夜间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问需求、话发展,让驻村夜访成为发现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的“前哨站”。

截至目前,建宁全县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7736户,为群众解决各类大小事1526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96件,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乡村一线得到有效解决。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