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松溪县多部门围绕“我为南平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主题,接连举办“夜话经济”系列活动。汇聚青年干部、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围绕松溪特色文化资源、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既破解发展难题,又凝聚实干共识,为松溪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县委政法委 日前,县委政法委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为主题,邀请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代表共18人齐聚一堂开展“夜话经济”主题活动。 座谈会上,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踊跃建言献策。县法院代表提出了探索建立速裁快审法庭的构想,并建议与劳动仲裁合并使用,对适宜快速调解的简易民事纠纷实行快立、快调、快结,以提升纠纷化解的司法效率。县检察院代表则聚焦于矛盾纠纷化解检察听证双向联络机制。提出每周会商研判符合听证的信访案件,联动各相关单位,从社会帮助、政府关怀、经济救助等方面多元化解矛盾;完善对接制度,保障听证有序高效;对听证形成的和解协议、处理意见闭环跟踪履行等建议。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对各部门提出的“金点子”进行了初步评估与遴选。县综治中心负责人在活动总结中指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明晰了综治中心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的思路。下一步,将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指标,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实战化运行,努力打造功能集成、运行高效、群众认可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松溪、法治松溪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县发改科技局 日前,松溪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围绕“十五五”时期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松溪实践中“奋勇争先”的总体思路,精心组织开展了“夜话经济”活动,为南平市“十五五”时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活动伊始,武夷学院胡家朋教授以《松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为切入点,剖析本县绿色高质量发展现状与挑战。胡教授建议,“十五五”期间,松溪县要秉持生态优先,激活绿色动能,争当追赶者、守护者、践行者、发扬者、耕耘者、引领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新松溪。活动中,各部门青年人才与干部围绕未来五年松溪绿色发展,就经济发展、项目谋划、人才引进等热烈讨论、积极献策。 魏张璇(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路,要坚持“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推动“新型轻纺产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一是打造产业生态,培育“链主”企业,精准招商;二是激活内生动力,建创新服务中心;三是擦亮“松溪绿纺”招牌,打造品牌、争认证、做宣传;四是破解要素瓶颈,建立闲置资产数据库,探索人才政策,打造暖心环境,解决企业与人才后顾之忧。 叶俊(县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我们要持续围绕“三保”(保源头、保标准、保安全),全面实施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加强九龙大白茶等特色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稳定的松溪九龙大白茶等优质种苗培育基地。通过区域品牌授权、茶青溯源管理办法严控品种资源滥种和辖区外传播。同时强化茶叶安全管控,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强化茶叶安全管控,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陈林雯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股干部):以“微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用“海绵城市”技术强化生态保护与韧性建设;依托智慧平台推进治理创新;结合城乡融合落实住房保障;推广绿色建材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借此形成“空间 - 生态 - 智慧 - 民生 - 建筑”协同闭环,构建政府引导、专家把关、居民参与的共治格局,共建绿色宜居城市。 林从阳(县财政局预算股负责人):松溪县实现“十五五”良好发展,需稳定经济基础、抓好财政统筹。一方面,深化“项目库 + 资金池”工作,梳理资金,按导向谋划申报项目,推进城乡基建与开发区建设,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强化绩效全过程管控,对财力投入“四问”,将绩效与预算、立项等挂钩,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施久涛(溪东乡人民政府干事):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松溪一要依托乡镇特色,明晰产业方向,用好资源禀赋,做精做新特色产业;二要争当绿色发展追赶者,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三要强化“引进来”,利用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围绕生态环保强化、水利建设保障水平提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高标准建设等关键内容,积极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县发改科技局科技副局长周琰表示,本次“夜话经济”活动成效显著,共梳理出25条“好建议”,这些建议积极为南平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松溪特色的思路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