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新闻动态> 时评 > 正文
网络谣言如何精准地找到了我妈
2018-07-05 10:02:26 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操碎了心的老母亲”,又给我发来了一篇公号文章“吃一餐等于5颗避孕药,难怪很多人都怀不上!你也在吃!”并留言,你好好看看平时你们爱吃的都是什么东西,赶紧扔了吧。

打开视频,是一段根据某卫视节目剪辑的视频——营养师把一块鸡胸脯肉打成肉泥,再加入淀粉、大豆蛋白粉搅拌,加入高弹素、牛骨髓浸膏和焦糖色,最终做出了20多个肉丸。视频严肃指出,这样的丸子,吃它一次等于吃5颗避孕药。

上网一搜,上观新闻两年前就做过辟谣。某卫视的完整视频,只是揭示了添加剂肉丸的制作过程,其结尾处表示,“虽然无法直接证明吃肉丸子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但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并未作出“吃它一次等于5颗避孕药”或“导致不孕”等结论。

至此,事情已水落石出:视频发布者为博眼球,采取了“标题党”的操作手法,还通过“移花接木”重新编辑了视频,篡改了视频的本意。

我的母亲是大专学历,当过老师,但最近发给我的链接文章有越来越不靠谱的趋势。一些互联网胡乱包装、危言耸听的养生文章频频经母亲之手呈现在我的面前——“这7件事,绝不可能在夏天做!因为太伤身体了,还可能要命!”“早上洗澡洗头,阳气还没用就消耗了!”“马上检查一下家里的油壶,否则得了癌症都不知道!”对于谣言,母亲的信条是“宁可信其有”,不辨真伪,一律小心避开。于是,托朋友圈那些谣言的“福”,在家里,动物内脏、牛肉、鸡肉、瘦猪肉、肥肉、空心菜、金针菇、豆芽菜都渐渐从餐桌上消失了,只有西兰花、黑木耳这些备受“朋友圈养生指南”推崇的食材成为常客。

耸人听闻、夺人眼球,是这类文章的共同特点,然而它们是如何在茫茫网络大数据中突破层层迷雾,精确地找到“假懂真信”的受众呢?这不能不说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大数据营销的功劳。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场景、行为都被数据化,读过哪些文章、偏好哪些品牌的服装、看过哪些楼盘,都证明你对这些事物有兴趣,之后源源不断的信息便会自动推送到眼前。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沉淀,每个人的数据不断被完善,实现数据圈层化到个人化的转变,于是个性化的精准营销便实现了。营销是这个途径,与点击量和收入相关联的谣言推送亦遵循着这个路径。

然而,除了技术原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使老年人爱看爱传播这类谣言呢?老年人与子女代际沟通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子女忙于工作和养育下一代,疏于与父母沟通,老年人转而向朋友圈寻找存在感和认同感。一方面,同伴发来的谣言,如同关爱的橄榄枝,关怀备至,嘘寒问暖,鼓吹传统家庭社会秩序,很容易赢得老年人的心理好感;另一方面,这些谣言为了增强可信度,经常伴有“央视报道”“人民日报”等截图,正中老年人容易相信媒体权威的心理。而向子女转发这类信息,几乎处于保护子女的天性,觉得这些貌似很有道理的信息多了解没坏处,希望子女能够多关心身体,老人们无意中也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中国正向老龄化社会迈进,“朋友圈谣言”在很大程度上亦是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难题的一个缩影。不让朋友圈谣言击中“我妈”,正是我等为人儿女的责任。(作者:张焱)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