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讲好松溪故事,松溪讲习班将通过深入挖掘、广泛传播,宣传党史知识,弘扬地域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松溪的“民间艺术”。 打“狮子”是松溪渭田镇、溪东乡一带的民俗。每年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表演达到高潮。这种风俗起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打狮子的表演活动一般持续二到三小时。表演团队大致为十七人,其中打锣鼓人员三、五人,参与表演人员十二人,表演的顺序一般是器械表演打头阵,分别为单人器械表演,有流星锤、铁尺、耙、拐、门锤(即棍)、朴刀、双刀、长凳、铁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器械表演,非常受观众欢迎。其次就是器械对练,项目有门锤对打、铁尺对门锤、长凳对耙、朴刀对棍、鱼叉对钉耙、双刀对棍、铁尺对鱼叉。对练表演非常的精彩、危险,极具观赏性。第三项表演内容即为空手对练项目,有一对一对练、一对二对练和一对三对练及二对三对练及空手夺双刀、空手夺铁尺等,这些对练项目均拳拳到肉,嘭嘭有声,引得满堂喝彩。第四项表演内容是徒手拳术表演,以南拳为主,十二个人均得上场最少一次登台表演。 第五项表演项目就是打狮子,即舞狮表演。表演中有两个大狮子、两个小狮子、两名引狮人参于,以擂台的方式,通过拟人化的肢体语言向观众展示了高超的技艺。有翻滚、跳跃、攀爬、绕行、蹬球、上方桌等一系列的动作,展现狮子的勇敢、刚毅和智慧及轻盈、灵活。在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的配合下,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也带去表演者向乡亲们一年的新春祝福和美好的祈盼。 在打狮子表演节目中时常夹带着叠罗汉等纯力量的表演,那一个人扛起四个人或九个人的表演,着实让人叹服。打“狮子”这一民俗活动,已然成为这一带百姓在春节正月期间不可或缺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