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满枝。9月10日,松溪县溪东乡举上村的锥栗林迎来丰收旺季,漫山遍野的锥栗树上,饱满的带刺果球挂满翠绿枝头,一幅丰收图景在山间铺展。 清晨,举上村山林间的宁静被大型无人机轰鸣声打破。操作员在山坡上精准操控,无人机悬停于锥栗树冠上方,旋翼产生的气流化作“无形采收手”扫过枝头,带刺果球“噼里啪啦”坠落,很快铺满地面。 “往年人工采收,一人一天最多捡七八十斤,现在有无人机和剥粒机器,一天能捡100多斤,轻松多了!”正在分拣果球的村民罗福说。不过他也提到,当天采收时锥栗还没完全熟透,“这会儿用无人机吹落还挺费劲,等果子完全成熟了,一吹就掉下来”,而这也是他第一年尝试用无人机采收锥栗。 罗福与几位村民共同创办了松溪县溪东乡农乐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营着举上村百余亩锥栗林。在合作社的加工厂房内,一台自购的锥栗脱壳机正高速运转。刚刚运送到的锥栗果球被倒入机器,仅数分钟后,一颗颗完整洁净的锥栗便从出料口纷纷滚落。除满足自有锥栗脱粒需求外,该设备还为周边栗农提供社会化脱壳服务,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与资源共享水平。 此次“无人机+机械化”采收加工模式,不仅减轻农户劳动强度,还显著缩短采收周期,让新鲜锥栗更快走向市场,为当地锥栗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李静 苏永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