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烽火岁月的红色印记 见证松溪作为抗战后方的担当
2025-08-27 10:49:39 来源: 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松溪县溪东乡古衕村作为革命老区村,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抗战时期的热血与赤诚,飞檐翘角间还留存着岁月的刻痕,年过七旬的徐培南老人常踱步于村中石板路,向来访的人讲述80多年前的故事。

“这墙面上的孔洞,都是当年战斗的印记。”徐培南布满皱纹的手抚过满是枪洞的墙壁,声音里带着对往事的敬畏。1936年冬至1937年初,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曾在庆元黄畲村与国民党五十二师一五四旅三〇八团激战失利后,伤亡惨重。红军撤退后,多名伤员被古衕村村民救护医治。眼前这栋屋顶塌陷、墙体斑驳的老屋,正是当年游击队救治伤员的秘密据点。尽管岁月侵蚀让建筑残破不堪,但墙面上密布的枪洞依然清晰如昨,诉说着当年激战的惨烈。

老人指向墙角一处不起眼的洞穴:“这是游击队的‘武器库’。这个洞就是当年游击队用来存放枪支弹药,平时没事的时候,枪支就存放在里面,一旦要开始打仗,或者是开展其他活动,枪支就可以拿出来,以防伪军的搜查。”徐培南的话语里,藏着村民与游击队默契配合的智慧。

位于古衕村的五谷殿,红色印记更为厚重。史料记载,这里曾是闽北红军独立师及闽浙边游击纵队主要的活动地点。1938年期间,陈贵芳率叶风顺等游击队员三进五谷殿,不仅扩展队伍、筹集粮草,更建立起闽浙边自然村交通联络网,让革命火种在群山间燎原。

“当年,花灯戏在五谷殿台上演出,陈贵芳、叶风顺等游击队员们乔装打扮,坐到台后等待伪军官兵的到来。长住渭田国民党保安团谢团长率一排士兵,也来观看表演,还扬言说三天内要活抓陈贵芳等人,当演出结束后,有个保丁报告说游击队员今晚也在此看戏,谢团长愤怒指责保丁不早报告,一气之下开枪打死保丁。”徐培南指向殿前斑驳的戏台木雕,讲述起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如今,戏台木雕虽已褪色,但指尖触碰那些刻痕时,仿佛仍能听见“团结起来,保卫家乡”的呐喊穿越时空,在山谷间激荡。

古衕村的红色故事,是溪东乡乃至松溪县抗战历史的生动切片。在溪源村,同样的热血传奇曾在这里续写,这里既是抗日力量的“避风港”,更是持续输送给养的“补给站”。

据史料记载,1943年6月底,陈贵芳率队奔袭龙头山,为迷惑顽军,队员们故意摇动树木、大声吆喝,佯装大部队隐蔽的假象,还让群众向敌军传递假情报。当时,龙头山的住户早被赶走,水井被填,林深草密的地形成天然屏障,顽军搜山时稍有声响便疑神疑鬼,半个月里的断水断粮,最终只能抬着尸体和伤兵狼狈下山。

“陈贵芳带领游击队在周墩打过战役后,驻扎在叫石笋的地方疗养3个月,还曾经在那里练兵。”溪源村村民王吉锋指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介绍,由于龙头山山脉是相连的,可以通往政和、庆元、浦城,地理位置优越,游击队以龙头山为据点,并在村里设立联络点,村民就是通讯员,从溪源洞运输物资上去。

溪东乡的烽火往事,正是松溪县作为抗战后方的缩影。这座位于闽浙交界的山城,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前线与后方的关键枢纽。群山环绕的地形既是躲避日寇侵扰的天然屏障,更让松溪人民的爱国情怀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松溪的抗战史,是‘后方’与‘前线’的共同书写。”松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讲解员王思花表示,建松政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松溪党组织发动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群众团体,通过发动减租减息支援前线,募捐寒衣和筹集资金资助前方将士,广泛深入的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松溪抗日救亡话剧团不仅在县城公演,还先后到花桥、祖墩、溪东、渭田等乡村巡回演出,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的全民抗战热潮。

岁月流转,烽火早已散尽,但松溪大地上的红色印记从未褪色。那些枪洞斑驳的墙壁、隐秘的藏枪洞穴、木雕斑驳的戏台,以及代代相传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的精神火炬。提醒着每个人: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才能让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荣光在新时代续写新的篇章。(夏贵萍 徐枫 黄晓竹)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