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茶文化 袅袅茶香润人心 走进“烧茶桥”,探寻延绵600多年的桥茶文化。据了解,项溪桥茶文化习俗,最早起源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流传迄今650年历史。项溪村“烧茶桥”原名“溪桥”,是一座古廊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而后经过多次修缮。该桥是通往松溪县著名风景胜地白马山的必经之路。白马山海拔千米,以凝灰岩风化形成奇崖绝景,山中还有历史悠久的寺庙,吸引了众多游客。桥周围有稻田千余亩,田间劳作的农民经常在桥上小憩饮茶。 “烧茶桥”上有条大板凳,可围坐50多人。另有一口大铁锅、两个大木楻,附近下蓬、潘源、溪边三个自然村的240多户人家,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农历十月底,主动轮流到这里烧茶。烧茶农户这天要挑50多公斤柴火和0.5公斤茶叶,到这里烧六锅开水,一般要烧半天,阴雨天和农忙亦不中断。就是遇上夏收大忙,轮到烧茶的农户劳力再紧张,也要挤出一二个人来这里烧茶,且不取分文报酬。桥茶文化传统习俗延续至今,600多年来从未间断,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泉滋万物,香茗润众心”,“烧茶桥”正面石门上的对联让人心生感恩与暖意。茶香袅袅,缓缓流转的时光,“烧茶桥”温柔了项溪的岁月!而中国传统文化之乐善好施的美德,在闽北的绿水青山间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