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钧致信陈垣先生》(来自中国嘉德2025春拍) 1927年秋,林钧在访书、藏书之余,将所搜集的106卷金石文献定名为《宝岱阁金石丛刊》,准备刊行,因九一八事变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又因其高洁的气节,拒绝国内藏书家和日本东京图书馆的重金求购,再次错失出版,成为永久的遗憾。 回顾福建藏书家林钧的一生,用“民族气节”“嗜书如命”形容再合适不过。他在《石庐金石书志自序》中就提道:“盖吾生于国步艰屯之秋,弗能有所建树,而靳靳勾勒于残篇断简之中,不亦世之所谓残废者乎?”这是林氏的自谦之辞。翻开尘封的历史,林钧在辛亥革命、近代藏书史以及金石学研究中的功绩不可磨灭。 林钧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字亚杰,号石庐,自署“左海林石庐”,福建闽侯人。辛亥革命爆发,林钧投身革命,参加光复福州的于山战役,担任革命军侦查队队长。 林钧是一位擅长书画、精研金石的近代藏书大家。这一身份得益于清末藏书家缪荃孙(1844—1919年)的垂青。缪荃孙幼承家学,年三十三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出任江南图书馆总办及京师图书馆正监督,为官之余,喜金石书画,在目录学、金石学领域造诣颇深。 林钧出身贫寒,却与缪荃孙成为忘年之交,“书”成为重要纽带。林钧的青年时期,虽酷爱读书,却因家庭条件限制无力负担,因此常往来书市之间,并向他人借贷以购买书籍。1916年,林钧出任江西督军府秘书,收入稍丰,便全力藏书,先后购得经史子集数万卷,金石拓本二万通。他在《石庐金石书志自序》中说:“己未(1919年)于役燕京,道出浙、苏、齐、鲁,舟车所经,勤加搜访,所得益宏,而四方书贾知余所好,纷投靡已,穷年兀兀,不以为疲。” 1917年,林钧北上,参加由傅增湘、缪荃孙、罗振玉等藏书家组织的“访碑团”,因访碑与缪荃孙感情更深。1919年,缪荃孙过世后,所藏金石图籍流散各地,林钧不惜重金,予以购回,以念缪氏之情。近阅容媛《金石书录目》,其中也数次提及林钧藏缪荃孙旧稿本。藏书家王謇在《续补藏书纪事诗》中也说:“林石庐耽癖翠墨,搜罗极富,又多藏金石书,大都为缪艺风故物,以三千金得之于缪氏后人,成《石庐金石书志》数十卷。” 晚年的林钧将积攒的金石版片捐献给福建省图书馆,又以低价将数万卷古籍让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方面,缪荃孙的藏书得以被国家收藏,弥补了“艺风堂老人”藏书散佚的遗憾;另一方面,也展现藏书家的爱国情怀,不让珍贵文献流落异国他乡。 “石庐”“三万金石文字室”“释撰轩”“宝岱阁”是林钧常用的几个字号,也有相应印章,都与他的金石收藏有很大联系。林钧的藏书楼称“宝岱阁”,遂自号“石庐”,在福州达道路。林钧对金石早有兴趣,曾说“余年十八,肇始斯学,家贫,弗能网致”。大概在辛亥革命之前,林氏对金石书画就有了兴趣,曾说其收藏金石拓本两万余通,“尤以金石著作为余性之所近”。他的女儿林璧也喜好金石,助其编校。 刊行于1923年冬的《石庐金石书志》是林钧金石研究的结晶,也是《宝岱阁金石丛刊》丛书的一种。此书收录金石文献969种,采用分地、断代、录文等十二类编纂体例。成书之际林钧专门请好友曾熙题写书眉,《曾熙年谱长编》记载“癸亥冬日,为《石庐金石书志》题书眉”。林钧亦是性情中人,书成后即招饮好友同贺,1934年《文艺捃华》刊载了一篇《闽县林石庐钧招饮可然亭》的七言古诗,描述林钧于北京可然亭招饮之事,有“石庐旧著《金石录》,郊外精庐富竹石……举杯亦复骄太白,酒波滟滟照人面”之句,足见林氏之性情。 但此书的成书还有一个故事。1917年,林石庐与缪荃孙学习金石,二人一同访碑,林钧曾说:“余与艺风先生同在访碑团,交游有素,抚摩遗编,倍增太息。”当时的缪氏就已名满天下,编纂不少金石目录,林氏在其启发之下也有编纂金石题跋的想法,于是便开始整理自己所藏,特将金石专门编辑。《石庐金石书志》的书名由康有为所题写。此书出版后,得到国内外喜好金石之士的肯定与赞赏,日本、欧洲都有藏书家求购此书。 今所见《宝岱阁金石丛刊》载录《箧书賸影录》,几篇20世纪60年代的序文值得一观。藏书名家顾颉刚、顾廷龙、王襄、潘景郑、萨兆寅等先生都曾为《宝岱阁金石丛刊》作序,如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序》中提及林氏所作“以存其一生夙夜不懈之苦心,慰其所爱者忽然远别之积想”。顾廷龙亦言:“缥缃盈眼、鸿文堪俪……先生汲古力学、博综欧赵之业,诚能出其绪余,陶冶后生。”时任福建省图书馆馆长的萨兆寅序:“石庐以金石类之批校本为珍也……石庐此目叙述源流、考订精详。”林石庐给当时名家寄书,如元史学家陈垣,信中涉及近刊《箧书賸影录》《闽中古物集粹》等,乞请陈老指正。 晚年的林老孜孜不倦,整理藏书,又悉数捐献国家,但仍有遗憾,终究未能看到《宝岱阁金石丛刊》全部刊刻。1972年秋,林钧病逝于福州。《福建双杭志》记载林钧一生著作36种,涉及金石目录、题跋、方志等(除金石外,还有《八闽方志存目》《石庐题画记》《石庐印存》《石庐友朋书论》等),但绝大部分著作都未能刊行,福建省图书馆等藏有大部分文献,如能对这批文献进行整理,将是对林石庐先生最大的告慰。 作为藏书家的林钧还曾参与创办《华报》。这份报纸面向知识分子,讲究文采。报纸创办于1930年11月9日,由林石庐总理社务。创办时编辑部长为林石庐,总务部长为郭白阳(后改为林石庐、郑千里负责)。起初,这份报纸标榜“以生动文字,描写社会真相;以精美图画提倡文化艺术”。设置了戏剧、乐府、评论等周刊,模仿的是上海《晶报》,里面的几个专栏都有地方特色,如刊载林石庐笔记小品《双辰龛随笔》、一士《民国世说》以及《闽中广记》等。《华报》百期时,他还以“宝岱阁主”的署名发表纪念文章《余之百期回顾》。 (作者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与中华文化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