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文化 传承韵悠长 五月初夏,阳光明媚,沿凤溪上游走,程氏宗祠临溪而立,斑驳的印记诉说着久经风雨的历史。据记载,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为逃避战乱,北宋理学家程颢的六世孙程演明从河南洛阳南迁至项溪,带来了“程门立雪”尊师重教、刻苦求学的文化传统。 数百年来,程氏后裔文脉不息。程士汤中宋嘉定十年进士,官至河南监察御史,家道逐渐兴旺。六代程衣佩为丽水县令,七代程论为常州通判,程泳为千总。元至正五年,程氏第九代程尹盛中乙酉科解元。 项溪村如此多学子考取功名,实属不易和罕见。明朝崇帧辛已年间(公元1641),为表彰项溪村学子的勤奋和努力,崇帧皇帝御赐项溪村建造东南西北四座“封门”,并御笔亲书“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勉励项溪村学子再接再厉。至今保留下来的西门和北门两座封门上,仍依稀可见“明崇帧辛已年间”字样,因是皇帝勉励学子勤学上进,故封门便也称“状元门”。 御赐封门,见证了项溪书香代代流传,古有进士、举人、贡生,今有厅官、大校、博士。项溪村学风浓厚、村风淳朴,人才辈出,据介绍,2011年至今,项溪村程氏家族走出了8位博士。 跨越百年“讲述”项溪故事的除了古建筑、古桥、古树、古道……还有项溪村村民程一亮等族人在祖宅发现的一箱家族档案。 地契,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在村中的文化礼堂,展示柜内展示出程氏家族的房契地契、典契卖契、土地交易、田赋收讫以及礼簿清单等复印件。 “不仅数量多、时间跨度大,而且内容完整。福建省一次性大批量呈现也是很少的,这次总共发现是149件。”挂点松溪县渭田镇项溪村的福建省文化旅游厅文旅特派员兰坤发介绍说,目前,这批珍贵资料的原件程一亮已经全部捐赠给了县博物馆,将按照时间的顺序陈列展览。 “县博物馆有更好的保管条件,能够永久传承。”程一亮说,一句诚挚朴实的话语却是真情流露。这种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无私的公益情怀和高尚情操,也是程氏族人对祖先的一种敬仰。 项溪村的历史与文化源于乡土、融于血脉,就像凤溪旁高高矗立的“状元门”, 已然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海桑田,仍“守望”着一辈又一辈的项溪人走进学堂,走出大山,心系家乡,回报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