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们分别作交流发言,他们回顾驻村历程、畅谈驻村感受、交流心得体会,为松溪县下一步建设发展提建议、出对策。 “驻村工作是组织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 李雨就党建、人民、产业三方面分享了三年驻村的工作体会,坚持把驻村工作当成学习知识的练兵场、磨练作风的好课堂、提高素质的大考场。抓好抓实村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项目,着力解决村民想办但难办的事儿,使得南坑村的村容村貌村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群众眼里,驻村干部都会‘七十二变’,而我们同样却是平凡人,或许不一样的是,我们永葆一颗不变的初心。” 林炜用轻松、欢快的口吻,对驻村1200多个日夜展开回顾,从改观念的党建“特派员”、到定思路的致富“开山工”、成为带队伍的乡愁“知心人”,通过自己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各式各样的身份角色的切换,和大家分享了他“快乐驻村”的心路历程。 “以最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回应群众的期盼。” 在三年的时间里,金时恒见证了岩后村的产业发展,见证岩后村基层组织工作发生了可喜新变化。他运用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工作状态,围绕如何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乡村和服务农民群众开展工作。 “只有深深扎根在村民群众中,与他们面对面、手拉手,才能心连心。” 曾兆程结合自己的驻村经历,与大家分享自己从机关到农村,从一个“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到村官的华丽转变。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主心骨。 “虽然驻村任务已经结束,但松溪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不会忘记这段和大家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奋斗岁月。” 高喆从驻村初期遇到的困难谈起,采取“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逐步解决举上村在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三年来,举上村党建工作日益加强、民生工程不断完善、村财结构持续优化。 “三年里,我与年轻人一起并肩战斗,感谢这段经历,让我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