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福建新闻 > 正文
林地入股 盘活青山
2025-08-05 09:32:00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东南网8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林伯郊 颜志强)

盛夏时节,大田县谢洋乡上珍村里,万亩林地郁郁葱葱。村党支部书记陈春坦隔几天就会上趟山,查看去年新种的387亩杉木、木荷长势,并规划下一次抚育时间。

“村里林地近万亩,已有6000多亩完成新林权证办理。”陈春坦介绍,上珍村创新联动、联处、联营机制,有效化解林权纠纷,重新盘活闲置的林地资源。

处于山地丘陵中的上珍村,坡度变化大、土壤深浅不一,偏远林地的经营成本和难度较高,整体林业经济效益低下。

“过去,因林权重证、漏证、错证等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频发,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陈春坦说,加之村民外出务工,闲置的林地无人管护、成材的树木无法砍伐,“守着青山难致富”的困境让村民渐渐失去了营林造林的信心。

转机出现在2022年。村“两委”牵头组建以村主干、老教师等为成员的林权纠纷调解联动专班,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协商、法律引导有效化解纠纷;同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林业合作社,村民和村集体以林地资源入股,按“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原则量化股权,让村民变股东。

林权纠纷有了解决方法,如何激活林业经济活力,成了村里的新问题。为此,合作社以统一入社条件、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利益分配的模式,提升森林经营效益,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陈春坦介绍,所有户籍在村且有林权的村民均可按“一人一股”加入合作社,股份可在村内转让、赠予、继承。村集体林地一并入股,确保无林地村民在主伐时也能享受集体分红。合作社实行村社分离、民主管理、独立核算,保障公平公正。

“合作社统一经营后,按照当前木材价格,如果将去年新造的387亩林地经营20年后采伐,纯利润预计超200万元,每个村民可分红5000多元。”陈春坦算了一笔账,若出租林地,收益仅有10余万元。规模化经营还使木材亩出材量从3.5立方米跃升至12立方米,亩利润至少增加3500元。

青山给予的,不只有优质木材。清晨薄雾中,村民陈占炳和家人已在茂密的树林中忙个不停。

“我们在寻找麻丝菇,这可是村里的特色产品。每公斤价格能达到60多元,市场上供不应求。”陈占炳笑呵呵地说。日照当空时,他已收获满满一篮,“这是大山送来的宝物”。

村党支部的引导,激发了村民开发青山的热情。养蜂、养鸡、采麻丝菇……一连串林下富民产业不断涌现。“每个蜂箱投资200多元,一年可获益500多元,还不用常在田间劳作,村民养殖意愿很高。”陈春坦说。

生态价值还能转化为真金白银。村里4000多亩生态公益林每年带来补贴7万多元,惠及全体村民。看得见的收益激发了村民的护林热情,促使大家自发制止盗伐行为,乱砍滥伐现象大幅减少。

为破解更新造林的资金瓶颈,陈春坦带头协调25万元贷款注入合作社,并引入专业林业公司,进一步提振了村民营林信心。2024年,上珍村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00万元,拉动全村总产值跃升至500多万元,村民收入显著增长。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