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偿还就能拿钱?高额回报轻松到手?” 这类看似诱人的承诺背后,可能藏着金融诈骗陷阱。为切实筑牢群众金融安全防线,7月23日,闽北·松溪讲习班开展 “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专题宣讲,针对高风险重点人群,通过普法讲习系列活动,切实筑牢群众金融安全屏障。 在松溪县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水东社区,来自公安局经侦大队、金融监管支局、松溪“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和乡村“法律明白人”的讲习员们,正在为老年人群体及社区居民开展主题宣讲,从金融诈骗的陷阱套路,到面临的诸多风险隐患,讲习员们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甄别骗局以及维护自身的权益,并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观看宣传视频等形式,让科普知识“入脑入心”。 松溪县金融工作者马婷 这类骗局常以“快速致富、不用还款、高额回报”为诱饵,用假资料骗贷。参与后,不仅会背上巨额债务,征信也将严重受损,影响未来正常的金融行为。 这类金融骗局不仅在银行层面存在直接风险,其法律后果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蒲公英普法讲习员吴玉凤 如果卷入这种骗局,金融机构将依法起诉,若被认定犯罪,他的所有财产可能都会用于清偿这个债务,也会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出现限制三高消费等情况,子女在考公以及参军等也受影响,所以说这个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面对这类隐蔽性强、危害深远的骗局,仅靠个人警惕远远不够,还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打击合力。 松溪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张翔 一是健全预治预警体系。强化各部门信息共享,打通风险研判、预警推送、协同处置的闭环链条。二是深化警银联动机制,实施全链条打击。广大市民如果遇到可疑情况,有任何疑问可及时咨询银行和公安机关。 在职能部门筑牢防线的同时,基层普法力量也在积极行动,乡村法律明白人结合基层实际,为群众送上了更具操作性的防范建议。 乡村“法律明白人”林绍元 我作为乡村法律明白人,借此机会提示广大群众,一是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二是要珍惜个人信用记录,三是审慎对待代办业务,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及违反合同需承担的风险。 金融骗局看似能带来 “天上掉馅饼” 的好事,实则是裹着糖衣的毒药,一旦陷入,不仅会让个人背负沉重债务、信用尽毁,更会给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前途。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市民:要时刻绷紧防范金融风险这根弦,切勿被 “高额回报” 等虚假承诺迷惑,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和信用记录,远离金融诈骗陷阱,共同维护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游慧娟 王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