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正文
溪东乡:让“小庭院”成为乡村振兴“大引擎”
2023-05-23 10:49:21 来源: 县人大办、溪东乡  责任编辑: 王俊杰  

近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利富深入溪东乡举上村开展庭院经济调研工作。

“老伴今年85岁,身体不太好,平时都要吃药,我也79了,年纪大了,体力活干不了,两人平常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从合作社领了一些材料,平常边看电视边加工雨伞,夫妻俩加起来每个月能有2000-3000的工钱,工作也不累,都是手上活儿,还能补贴点家用。”举上村村民张朝凤一边编伞一边说道。

举上村佳美农林合作社经营雨伞加工产业,利用老年人不适合重体力劳动的特点,采取手工轻体力加工方式,辐射带动村内50户老年人、脱贫户、残疾人、低保户利用自家院落进行初步加工,每人年均可增收8000-15000元,该产业不仅带动了留守人群,还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成功把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我2020年返乡创办雨伞加工厂,目前年加工量达180万把,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地扩建厂房,当前厂房承载力无法满足扩大生产所需的设备放置要求,导致产量没办法进一步提高,这次能够和党支部合作,机会非常难得,我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争取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就业。”佳美农林合作社负责人钟盛旺说道。

今年,在上级的支持下,举上村作为庭院经济试点村,成功引进项目资金30万元用于建设雨伞加工厂房,由村党支部领办的举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业主,与佳美农林合作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进一步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领农户增收致富 。

谢利富指出,乡党委、政府要以举上村雨伞手工加工为基础,争取引进雨伞原料加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价值链。要继续加大指导,积极对接协调旅游、交通、金融等部门,通过景区、车站、银行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把雨伞销售出去,把政策宣传出去,更好的引导群众参与,发掘更多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

下一步,溪东乡将以庭院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和重要抓手,坚持“示范先行、以点连线、以点带面”,通过打造一批龙头主体,形成龙头联农带农机制,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让小庭院实现大作为。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