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当山,位于松溪县河东乡、茶平乡及浙江省庆元县隆宫乡三地结合部,距离县城八公里,受远古火山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多姿多彩的隘谷、峡谷地貌奇观,被称为“山水画廊” “人间仙境”。福当山是座福山,有着深厚“福”文化渊源和诸多的祈福文化景观。 “福”文化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福”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同生。所谓“福”,在过去是指“信福”“福气”“福运”,而现在人们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当山以传统的“福星高照、鸿运当头”“福”文化为基底,借助“田园、圣山、秀水、幽谷”的思路, 以“福纳百川、百福俱臻、福满人间、福由心造、厚德养福、福慧双修”六大理念对“福”文化进行诠释,构成“迎福、知福、祈福、造福、养福、修福”的“福”文化体系,在景区景观上,形成“三山、三涧、四亭、八瀑、二十四景”的旅游景点,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养生、养神、养性的福缘圣地。游客游览福当山,可登福山、赏福字、摸福石、沾福气。 “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故园三径废,余俸一钱无。”在福当山下的得福廊,可以看到这里悬挂着很多与“福”有关的古诗词。相传,在宋代时,这里有个住持姓陈,当地人叫他陈公老佛。他在这边传经颂道的同时告诉百姓,行善是福、积德是福、知足常乐是福、和谐是福,通过百姓口口相传,浓郁的“福”文化就一直流传至今。 在福当山,还有一个特别的福——“中华第一福”,一个巨大的福字刻在一块大石头上。据传,这个福是康熙皇帝在孝庄皇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亲笔所题的书法。这个福字笔法奇特,右边的连笔像一个多字,左边像一个“才”,又像一个儿子的“子”。在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之下,“中华第一福”有了“多子多福”和“多寿多田”的含义。 福当山有座凉山寺,建于宋建隆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奉如来三宝、陈公老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福当山是松溪八大山头之一,声名远扬,闽浙两省很多居民到福当山祈祷,祈祷父母安康,祈祷子女健康成长,或祈祷金榜题名等,这座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 福当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充满着古老的人文元素,有蟾蜍听禅、狮子守山、仙人迹、鸭子塚等许多传说。一年四季,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溪水清澈,被当地人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被评选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福当山景区以奇石、瀑布和浓郁的“福”文化为景观特色。景区内分布着错落有致的瀑布群。有清水瀑、落英瀑、惊鹊瀑、宫羽瀑、天龙瀑、虎啸瀑、野风瀑、归一瀑等八处瀑布。天龙瀑,落差61米,是松溪县境内最大的瀑布,也是福当山景区内最精华的景观之一。观天龙瀑布,瀑布深藏于福当山的曲径通幽处,从巨大的山谷大断裂层中倾泻而下,像飞雪玉龙一样闪着银光,故名“天龙瀑”。它坐东朝西,分为三级垂落。远远看去,这个瀑布在周边悬崖的衬托下似一道大裂缝,造就了福当山峡谷景观中最壮丽的一幕。(魏农 周燕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