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时任妇女耕山队的第一任队长艾惠姿就带领这25名“铁姑娘”投入到火热的水库修建中,她们与男工友们一起,苦战3年,修建了这座总库容32万立方的小(二)型水库。日前,她又组织了当年的队员们重走故地,在水库大坝上唱起了红歌。 “能够回到这个与兄弟姐妹们一起战斗过、学习劳动过、集体生活过了几十年的地方,特别高兴。”松溪县“铁姑娘”妇女耕山队第一任队长艾惠姿高兴地说。 高竹洋水库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公路不通,要想在高山建个水库是十分的困难。“都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她们自力更生,学会了开山炸石,仅这条25华里的盘山公路就修了一个冬春,可想而知要修建一个水库有多难啊。 “当时我们村劳动力比较缺乏,我们就发挥妇女同胞的作用,把我们妇女同胞发动起来,投工投劳、捞沙、打石、挖土、修路……什么苦活累活都干!”松溪县“铁姑娘”妇女耕山队第三任队长刘金珠回忆道。 忆往昔峥嵘岁月,现如今,这个平均年龄66岁的“铁姑娘”们重走故地,感慨万分。在水库旁,她们还拿起了铁杆、挥起了锄头,重温当年扛沙袋、背石头的难忘经历。 “我们是听党话跟党走!要为党做事情、为民办实事。振兴我们的乡村、我们的家园。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艾惠姿自豪地说。 她们的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也激励着前来参加活动的旧县乡党员干部们。 “今天全程参与了白马山‘铁姑娘’水利专业队建队50周年,充分感受到了她们在建设高竹洋水库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后在党史宣传中,我们会将他们的这种精神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旧县乡洋前村百村百名辅导员杨芳说。(傅歆茹 游慧娟 周燕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