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湛卢文化瑰宝马窝山歌
2019-03-21 10:51:45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松溪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本地农村流传许多山歌小调。山高地僻的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马窝自然村的客家山歌——“马窝山歌”,就是该县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


花桥乡是松溪县文化艺术之乡,有着文化艺术“三宝”——“路桥提线木偶”“花鼓灯戏”和“马窝山歌”。该乡源尾村马窝自然村的马窝山歌,流传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近三百年。马窝村的村民是广东潮汕移民的后代,属于客家人,普遍讲客家方言。马窝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是马窝村民在山上砍柴、伐木、铲松油、挑担子及田间劳动、休闲逗笑时吟唱的山歌,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


马窝山歌曲调丰富,题材广泛,旋律优美,有关于爱情的情歌、骂歌;有描述生活习俗的风俗歌曲,如《坐船相亲》中“垅这边,妹那妹,隔条溪路不相聚,撑船郎子撑我过,一个撑船两人相聚。”又如《高山打鼓》“高山打鼓庙门开,三个娇姐路上来。一姐转香二姐拜,三姐转香求人财。”再如《采茶歌》“采茶需采凤子茶,莲妹未年大脚妈。大脚妈情义好,脚当凳坐酒当茶,猪肉当饭钵,牛肉炒豆芽。”以及《烟筒歌》“手拿烟筒节节花,大厅没灯入锅间;妹妹说我不是吃烟人,有心到你家,你却打牙花。”


马窝山歌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特色。诸如爱慕、试探、追求、初恋、热恋、拒爱、送别、相思、断情等。马窝山歌大多四至六句,每句以七言为主,也有三言、五言或多言的,歌词押韵,语言精炼,段落分明,有明显的遣词用语、习惯口语的组词造句和服从韵律的音节节奏安排词句的民间口传编排特征。歌声委婉动听,旋律简洁,节奏简单,易于传唱,有着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朴实的特点。它的音乐特点明显、曲调丰富、体裁广泛,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马窝山歌的主要作品有《打山歌》《对歌》《采桑歌》《打弹琴》等。马窝山歌是花桥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湛卢文化的瑰宝。但是,源尾村马窝自然村山高地僻,生活不便,村里的人逐渐外迁到源尾村、花桥村或县城。村里只剩下十来个人了。马窝山歌要用客家方言唱,很多年轻人一是不懂客家方言,能唱马窝山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还能唱马窝山歌的,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年迈老人了。再过数年,老一辈的人走了,作为湛卢文化的瑰宝,马窝山歌可能就要成为绝唱了。为了拯救马窝山歌,松溪县把马窝山歌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化部门和花桥乡组织写作队伍,整理、搜集、创作山歌,培养新歌手,教唱新山歌,让马窝山歌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得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魏 农 文/摄)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