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们熟知的油菜、芹菜、空心菜、上海青等蔬菜,我们还增加了紫冠、马齿苋、红根菠菜、玫瑰生菜、奶油白菜等数十种罕见菜品。”随着种植的品类不断增多,也给林震淳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强度。虽然水培蔬菜主打无土栽培,但并不是完全无土。在其育苗阶段,从外地运来的成苗须用珍珠岩、椰糠等包裹着根部,须在育苗室喷水培育1周后,方可移至管道种植。 水培基地俨然成了林震淳的第二个家。虽然农场的营养液靠管道全自动输送,能够实现定时定量供给,但林震淳认为,“栽培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必须全身心投入”。为此,他每天要检查好几次水培管道里每棵蔬菜的色泽,并凭着经验给每棵蔬菜把脉,“缺了哪种肥料,得马上调配相应的营养液来补充”。 水培蔬菜的生命力源于水,而活水既能保证根茎的卫生,又能完成营养液的有机循环。因此,勘查营养液管道输送设备也是林震淳的日常工作之一。 林震淳介绍,水培蔬菜的种植不会承受酸雨带来的影响,更不担心降雨量过大而将蔬菜冲垮;相比起大棚蔬菜,水培省掉了播种施肥环节,也不需要喷洒化学农药来防止虫害,产量也比土培足足高了一倍多。 从农场步入市场 “水培蔬菜上了轨道,操作起来就高效多了,效益也好。”林震淳统计过,现阶段水培农场平均每亩能产1000多公斤蔬菜;若是按天算,4亩水培床每天约收成75公斤蔬菜,产值上千元。 水培蔬菜的生长速度,令林震淳喜上心头。但作为农业个体户,不能光照顾农场,还要兼顾市场。继首批6张水培床种植成功后,他的水培蔬菜在漳浦县城成了时髦菜,时常有人慕名前来购买。 “水培蔬菜的种植周期短,夏天和冬天的周期均在28天内就能收成一批。而且,品质好,营养高,价格自然也比普通大棚蔬菜要高。”为了拓宽销路,林震淳联系了几家当地的饭店,在水培蔬菜成熟时,以订单购买的方式,批量向周边饭店供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8年3月,林震淳又在微信线上商城开通了名为“雨辰淳农业”的销售小程序,根据每天成熟收成的蔬菜,更新菜单。同时,他以每份400克至500克为起送量,待顾客在线上支付后,亲自完成线下配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