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专题 > 正文
扎根山区 兴医为民 ——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
2018-01-26 10:27:32 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一把手术刀,两袖清风;三尺手术台,四季悬壶。”这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从医多年的真实写照。

作为医学院的高才生,亓庆良从医45年,38年坚守在农村;近两万例手术无事故,从未收取患者一次红包;把一个连续10年年业务收入不足30万元的卫生院,发展成年业务收入4000多万元、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数字的背后映照着亓庆良的精神境界:一生的坚守只为了农村的卫生事业和山区群众的健康。

已经65岁的亓庆良一直坚持着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上参加科室早会、查房、手术,没有手术,就坐门诊,讨论病例,解决疑难杂症。下午他才能到办公室办公、开会,解决日常工作中的事情。

其实这种超乎常人的“拼命”源于失去母亲的心结。亓庆良回忆说,1958年腊月初五,家里欢欣雀跃,准备迎接另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可就在即将分娩时,母亲本来已经好转了的心脏病又加重,导致心力衰竭。终因缺医少药,救治无效,母子双双倒在了家里的土炕上。那年,母亲26岁,亓庆良只有6岁。

后来他渐渐明白,失去母亲的根源就在于山区农村缺医少药。所以,从懂事起他就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好医生,为山区百姓防病治病。

1971年,正值全国“高考中断”时期,学习成绩优异的亓庆良并没有机会上大学。村党支部看到他忠厚朴实,上进心强,把他送到源泉卫生院培训,从此他成为一名年轻的“赤脚医生”。由于勤奋好学、服务周到,1975年亓庆良被选拔进了青岛医学院深造。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大学毕业时,学校选拔他留校任职,他婉言谢绝;分配到城市大医院,他又自动放弃。最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院址还在大山里的博山区医院工作。

“我在山区长大,山里农民看病难的情况我最了解,城里的大医院不缺我一个人,但山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却非常需要像我这样的医生,我只想在山区当一名好医生。”亓庆良告诉记者。

1993年,博山区医院从山区迁往城里,山区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1997年亓庆良主动请缨到面临倒闭的山区卫生院担任院长。“那时我在博山区医院任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是‘博山区十大名医’,正是外科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但一想到缺医少药的农村卫生事业,我还是愿意返回源泉卫生院工作。”回忆起过往,亓庆良淡然一笑。

在他的带动下,源泉中心卫生院半年实现了脱贫,一年走向快速发展,三年从全区乡镇卫生院倒数第一跃居全区榜首,并形成了目前的“防、医、康、养”四位一体的新型办院模式。

为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这些年来,亓庆良先后降低了上百种药品价格,并免费接送病人。“为了让患者看病报销得更多,亓院长每次开会都强调,绝不允许大夫开大方,更不能开新农合报销范围之外的药品。”卫生院副院长焦素宁说。

常年大量的手术,导致亓庆良的颈椎严重变形,压迫臂膀疼痛难忍,有时衣服都穿不上、脱不下,但是一上手术台,他就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病人,眼明手快,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截至目前,他实施手术两万例无差错,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博山外科一把刀”。

亓庆良的付出使他获得了“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等多项殊荣,源泉中心卫生院也先后获得“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国‘三好一满意’活动百家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