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日下午第三节课,是松溪县实验小学六年(4)班的版画创作课。教室里,孩子们低着头,神情专注地雕琢画作。
松溪版画是松溪传统的手工艺品,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具有浓郁的乡土芬芳和时代气息。在当地,创作版画绝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小学生也能露两手。
2013年底,松溪县被教育部确定为126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之一。县教育局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经济欠发达山区小县艺术教育‘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思路,即以社团为依托、以教师为桥梁,组建百个以上艺术社团、提升千名以上教师艺术教育水平和培养万名以上学生掌握一项以上艺术特长。
材质多样、创作方式众多、又能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的版画创作,被县里多家学校引进了课堂。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版画进校园,既能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又能为这门民间艺术找到传人。这些学校中,尤以松溪县实验小学和松溪县第三中学的成果最为瞩目。
美育进校园,人人会做小版画
早在1998年,松溪县实验小学就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始组建各类兴趣小组,版画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不俗。
2001年,松溪县实验小学被确定为松溪版画教育基地,民间版画艺术开始走进课堂。
学校以版画兴趣小组为基础,组建三支团队研发松溪民间版画艺术项目校本课程,三到六年级每周设置一课时,将版画艺术之花移植进了教室,参加版画创作人数高达600余人。
版画课除了传授松溪民间版画的相关知识,还让三年级学生学习纸版油印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流程,初步了解黑白木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流程;四年级孩子学习黑白木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流程,培养色感以及对色彩的认识,感受套色木刻制作方法与技巧;五年级学生学习掌握套色木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流程;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绝版套色木刻基本技法的训练,要求掌握绝版套色木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流程,并尝试选择版种进行综合性创作。
2013年以来,松溪实验小学“推行内涵式发展,创建艺术教育‘1+X’课程体系”,从事版画学习与创作的学生队伍不断壮大。在普及版画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专门组建了松溪民间版画精品社团,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给那些酷爱版画、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开小灶”。
以松溪民间版画为主题开展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实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乡村和博物馆等,收集创作素材;参观松溪县版画院与学校的创作室和展厅,提高鉴赏水平;通过版画实践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松溪县第三中学就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编写了《版画教学》校本教材,成立版画兴趣小组,吸引更多学生加入版画学习和创作行列。
为提高普及和师生参与的程度,松溪县第三中学对“版画书签——藏书票”的教学和制作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在美术课堂上开展版画藏书票的相关教学活动。
学校还成立“南园”版画社,扩大版画教学和创作的群众基础。艺术指导老师从收集创作素材、起稿、上版、刻作、压印到签名,悉心指导每一个流程。画室、操场、田野、山川……处处留下学生创作的身影。
专家来点拨,校校都有小高手
别以为这些学校设版画课都是小打小闹,要知道,担任学校艺术教育顾问,负责巡回指导和专业测评的可都是在松溪版画领域响当当的大人物。
两所学校的松溪民间版画艺术项目建设顾问聘请的是全国、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客座教师也是全国美协会员、松溪版画院院长、武夷学院客座讲师蔡丽,全国美协会员、原松溪县文化馆馆长兰坤发,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松溪县版画院干事王永祯等颇有造诣的专家。
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松溪实验小学还请专业知名人士到校开讲座、授课,送优秀教师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版画项目的建设与创作方法与技能,组织教师参加松溪县版画院每年举办的版画创作研修班学习。
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2016年,松溪实验小学民间版画项目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2017年,学校凭借“松溪民间版画”项目成功申报福建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示范校,眼下正由省教育厅推荐申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示范校。
2013年以来,松溪三中师生创作出1000多幅优秀黑白木刻、纸版画、套色版画和版画藏书票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大奖。其中,齐紫杭同学的版画《国泰民安》在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夺冠,李昕哲同学创作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在“中国·白银第十五届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中摘取特等奖。指导教师叶美琴、江美芳的多幅版画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各类美展。
松溪三中校本课程《版画教学》教材还被福建省教育学会、省教育学院图书馆收藏。特色课程《版画教学》先后获 “南平市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被授予“福建省美育进校园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