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网言网语 > 正文
“证明女性是女性”有必要吗
2017-08-24 15:38:32 来源: 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 王江江  

别滥贴“奇葩证明”标签

“证明女性是女性”真是奇葩证明吗?我倒不这么认为。

孔某某是父母抱养的女儿,其户籍信息为何填为“男性”,现在已无从考证。错了当然可以更改,但更改户籍上的性别总得有相应的证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以理解的是,派出所不可能只根据一个人的容貌就判定其性别,就像不能只根据一个人的声音就判定其性别一样。而且,派出所恐怕无权也不宜要求一个人脱衣进行生理检查。至于孔某某生过孩子,似乎足以证明她是女性,但是,这又得证明孩子确实是她生的,显然更是一件麻烦事。所以,派出所给出的解决办法是,让其去医院做检查,由医院开具性别鉴定证明。应该说,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并无太多刁难的成分。

此番事件之所以拖了7年,一方面是孔某某前几年时间里一直没有去医院做检查,另一方面是当她决定去医院做检查时,医院却拒绝出具证明。医生说:“你的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想怎么证明呢?”这话看似有理,实则也是不讲科学——有孩子的人怎么就不能开具性别鉴定证明?再说,证明亲子关系也不能口说无凭吧。

近年来奇葩证明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防止一种倾向,即把奇葩证明当成筐,但凡新奇一点的证明,便不问青红皂白归入奇葩证明大加挞伐。

实际上,有些证明是构建信用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当我们听说有富人吃低保时,有官员更改年龄时,有骗子随便办理银行卡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和惊讶,指责有关方面把关不严。而所谓把关不严,往往就是缺少必要的证明环节,或是对各类证明没有认真核查,以至于让人钻了空子。

有些证明虽然看起来奇葩,却是防范欺诈行为、维护社会诚信的必需,不该一股脑地被贴上“奇葩证明”的标签。晏扬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