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网言网语 > 正文
“本降专”有利提高教育质量
2017-08-01 15:44:31 来源: 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 王江江  

“专升本”大家听得多,但本科生降级读专科你听说过吗?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出台新规,对于学业太差的本科学生,提供了除拿肄业证之外的第二条出路——降级读专科。在每学年秋季,对除新生以外的本科生进行学分梳理,对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3/4(二年级为2/3)者,给予黄牌警示;对于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2/3(二年级为1/2)者,给予红牌警示。受到一次红牌警示或累计受到两次黄牌警示的应转入该校专科学习,否则予以退学处理。转入专科的学生不能再转回本科,也不能转专业(7月30日《楚天都市报》)。

“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的意见有弹有赞。实际上,华中科技大学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众所周知,上大学不是浪费社会资源混文凭,而是要钻研学问、学有所成,做有用之材。然而如今,在我们的大学里仍有个别学生“一朝梦圆,四年懈怠”,以至于“替课”在高校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这种混文凭现象不仅是学生的悲哀——并未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悲哀——拉低了高校形象和高等教育质量。

而“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则建立了一种保证教育质量的淘汰机制。这种淘汰机制可以警示混文凭的大学生:考上心仪的大学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上大学就是要认认真真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由不得半点任性。这种淘汰机制相当于国外一些大学推行的宽进严出——实行严格的培养标准,淘汰掉那些不认真学习、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的学生。要切实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就需要像华中科技大学这样,激励优生“专升本”,惩罚差生“本降专”。

有人或许要说,将差生“本降专”有些残酷,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有多辛苦。实际上,将差生“本降专”反而是学生管理上的人性化进步。在华中科技大学,过去对于学业上一次红牌或两次黄牌警告的学生,往往是直接给予退学处分,每年都有学生被退学处理。这其实是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如果实行“本降专”,则给濒临退学的“学渣”创造了一条退路,反而是一种学业救济,有利于学生继续接受教育与发展,保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被“本降专”的学生,拿着一张专科毕业证到社会上立足,其立足资本显然要比直接被退学要高一些。

华中科技大学探索“本降专”也是有政策依据的。根据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要求自行出台规定,试行本科转专科制度。七年前就有全国人大代表向教育部提出“用设定淘汰率和分级文凭来改变一般大学教育质量下滑的建议”,即学生如在高年级遭淘汰,可颁发两年或三年的文凭。这种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模式契合建设现代大学的要求。期待有更多大学进行探索,为教育部进行相关改革提供参考样本。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