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网言网语 > 正文
助推快递业驶入法治快车道
2017-07-27 17:39:02 来源: 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 王江江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根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与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相似,快递业客观上存在着管理规范滞后的情况。现实中,因快递延误、丢失、损毁导致的纠纷时有发生;由于众包模式缺陷,承包商临阵脱逃、快递堆积如山的新闻屡见报端;收寄实名制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个人信息泄露成为集体焦虑……在粗放发展的背景下,快递业确实存在着不少治理短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此次征求意见稿在强化实名收寄、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等方面重点落墨,就是旨在助推快递业加速驶入法治快车道。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作为首个快递行业专题性法律文件,有关规定的制定与实施,必将有效延伸制度监管的链条、更好保障个人权利,对快递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规制定为行业规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推动快递行业法治化,还需立体施策、精准发力。例如,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从监督层面看,只有邮政管理部门提高对快递业的监管能力,方能切实将规范管理的压力传导给快递公司。

生活中,有人因为不信任快递员,“宁可跑远路去代收点”,也不愿填写住址和真实姓名。激发法律法规的正能量,规范交易过程、提升专业水平,信任成本就会降下来;优化数据管理、改善服务体验,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进而言之,随着快递业对经济社会运行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我们尤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为其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