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网言网语 > 正文
必须铲除电信诈骗“避罪天堂”
2017-06-20 11:54:4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 王江江  

【要想铲除以第三方支付为主要依托的电信诈骗“避罪天堂”,有关部门就必须强化监管力度并严厉追责到底,并以此促使相关行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应该鼓励电信诈骗受害者对相关金融机构及通信运营商提起法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必须让唯利是图的企业,无利可图甚至是血本无归。】

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徐玉玉案件发生后,各地对电信诈骗犯罪持续严厉打击,发案数、群众被骗金额有所下降,但此类犯罪目前仍然处于高发态势,仅福建日均发案数就在百起以上,单笔被骗百万元以上案件时有发生。诈骗团伙大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中小银行转移赃款,逃避打击。

去年9月份,最高法、最高检等六部门发布通告要求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后,公安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其中包括加强落实银行卡实名制、自动提款机转账延时到账、建立电信诈骗警情快速处置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效果,诈骗分子通过多级银行转账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但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迅速产生出新的变异,严厉打击之下有关案件仍然高发。此次电信诈骗“变异”的特点是,诈骗团伙大肆利用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套取、漂白非法资金。更为严重的是,被犯罪分子利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往往管理混乱,不落实账户、交易实名制。被骗资金进入相关账户几乎等于泥牛入海,公安机关将很难查清资金流向,追回赃款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和通信运营商履行职责不到位,由此已经形成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电信网络诈骗“避罪天堂”。首先,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通过冒用他人身份资料随意注册账户,这些伪实名账户成为犯罪分子将赃款“洗白”,或化整为零进而提现、支付的主要工具。其次,一些银行主要是地方性中小银行,对于账户实名制仍把关不严,电信诈骗团伙可以轻易得到大量伪实名银行卡,这些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紧密配合,共同成为犯罪分子必不可少的提现工具。第三,一些通信运营商继续放任网络改号电话肆虐,而这些违规电话正是许多电信诈骗得以成功的重要帮凶。

在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及通信运营商的“帮助”下,电信诈骗非法资金的最终去处难以被查清,不仅损失无法追回,诈骗团伙的痕迹也难以被准确把握,这些都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办案工作带来极大困扰。据不完全统计,诈骗分子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的案件,此前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不到四成,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达到近七成。这表明,一些电信诈骗分子已将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相关银行,视为可以成功兑现赃款并逃脱追查的“避罪天堂”。

如何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动向?要想铲除以第三方支付为主要依托的电信诈骗“避罪天堂”,有关部门就必须强化监管力度并严厉追责到底,并以此促使相关行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近年来,央行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实行实名制,并采取有效的反洗钱措施,限制支付、转账金额等。但是,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及银行,出于自身经营利益的需要,依然沦为洗钱及电信诈骗的“绿色通道”。对此,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展开一场监管风暴,进行全面的检查清理工作,通过重罚严惩倒逼相关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同时,有关部门应该鼓励电信诈骗受害者,对相关金融机构及通信运营商提起法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必须让唯利是图的企业,无利可图甚至是血本无归,这样才能最终让诈骗分子无可遁形。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