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松溪抗战风云录⑤ | 湘湖师范在中峰寺(上)
2025-08-19 10:02:28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惊湘湖师范是1928年10月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关怀与指导下创建的一所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初创时称“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因校址设在清山萧湖,亦称“湘湖师范”。在抗日战争时期,南迁流亡办学。1942年11月24日,为避鼠疫,在福建省松溪县留洋村的中峰寺设分部,翌年4月19日迁移,历时约5个月。在这不平凡的岁月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年湘湖师范的普师各班及简师春四班设在新窑本部,设在中峰寺的班级为除简师春四班外的简师各班(为替山区乡村多培养小学师资,春秋季都招生)。翌年2月,简师春四班毕业,简师秋四班迁到新窑本部以便于教育实习,中峰寺另招简师一年级新生。中峰寺经常有7个年级,多数年级开两个班,学生总计人数估计400余人,简师招收小学毕业生,来自萧山、诸暨、义乌、东阳、永康、缙云、丽水、金华、宣平、松阳、遂昌、龙泉、庆元等县,亦有战时儿童保育院的难童。分部主任是施谦老师,我是1942年简师春一班的级任(编者注:过去中小学校里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中峰寺在深山岙,距新窑本部15里,每日有联络员与本部联系。我住中峰寺,在两地上课。我们在中峰寺过了一个大年夜,在艰苦生活中长大了一岁。

下面是我们在中峰寺生活回忆的片断。

1.初次见到金钱豹和野猪

从新窑到中峰寺,要翻越陡峭的山岭,山中经常有虎、豹、野猪、猴子等出没,每当下午4时左右,天色未暗,就关上大门,以防野兽入侵,晚上常常听到各种野兽的吼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我们亲眼看到在山中狩猎的农民,扛着捕获的金钱豹、野猪归来,我们第一次看见这些野兽。

2. 睡稻草地铺

在中峰寺,同学们睡稻草地铺,每人只有一条棉被,为了避免冷风向被筒里灌,把棉被脚后的一端用背包带捆牢,蜷曲着身子睡,常常是一夜睡醒,脚还未热。有的同学两人合铺。据骆元济同学回忆:后来浙江大学支援部分上下铺叠床架,由高年级同学下山扛上山来,但数量不多。

3.运粮困难,营养不良,患夜盲症的人数增加

在此偏远贫困山区,缺少粮、油、盐、菜,解决全体师生的伙食是个极艰难的任务。当时的省教育厅、财政厅拨给的粮食,量少路远,既无交通运输工具,又无人力。于是,金校长发动组织同学,把裤脚管扎住当米袋,翻山越岭把掺杂的口粮背回学校。有时上级还要断拨。为了维持全体师生的生命和坚持把学校办下去,不得不将每日三粥改为二稀,8人一桌,一小钵盐水汤当菜吃。最困难时,每天两顿,每人一“标准碗”马铃薯汤。营养极缺,师生中患夜盲症的人数增多,据王照同学回忆:患夜盲症的人,清晨和傍晚看不清路。我们到松溪县偏僻山村去运米时,只得将患夜盲症的同视力好的搭配,每人背30斤左右的米,患者的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从遥远的地方把米运来。

4.吃上白嫩的豆腐浆

金海观校长眼见挣扎在饥饿线上的青少年学生,心痛如割,焦急万分,千方百计从极有限的经费中,派人去采购难以买到的黄豆和马料豆,发动炊事员(由同学轮流担任)自制豆腐。当我们见到餐桌上一钵头白嫩的豆腐浆(编者注:即豆腐脑)时,真是高兴万分,比往年吃肉还香十倍。

5.在山上采柴

在山上无处买柴,也无钱买柴,就发动同学自己去采。年幼力薄的去拾落在地上的枯枝、败叶,有时手指割破了,衣服扯破了也无怨言,只要拾到柴,心里就高兴。年长的同学去搞树上的枯枝。有的爬上树去拉下来,难免有点危险。有的为求安全计,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在一条粗绳的一端绑上一块石头,把绑石头的一端抛上去,让绳子缠住枯枝,然后用力一拉,枯枝就断裂下来了。

6.自己动手,种菜,养鸡鸭

师生自己动手开地种菜,种瓜,解决“吃菜难”。导师家属还养鸡,养鸭,来补充营养。(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周汉,男,1913年3月生,浙江诸暨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历任湘湖师范教育教师、教导主任,政协萧山县委第一、五、六、七届委员和民进萧山县委第一、四、五届委员。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