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三伏天将至 不同群体如何“灸”
2025-07-31 18:10:33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一年一度,“三伏”将至。据悉,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19日结束,总计30天。伴随着“三伏”热浪来袭的,往往是大家对于夏季养生的讨论,其中,三伏灸已是每年三伏天的热门话题。

记者昨日从南平市人民医院获悉,目前医院已开始三伏灸预约工作,今年伏前灸的时间为7月10日,头伏灸为7月20日,中伏为7月30日,末伏为8月9日,巩固伏为8月19日,有需求的市民可选择有开展三伏灸的医院预约治疗。

三伏灸适合哪些人群?三伏灸的治疗适应症有哪些?本期,将邀请南平市人民医院不同专科的医生为您解答“灸”的疗愈“密码”。

总体介绍

解答医师 刘志青(针灸科中医主治医师)

南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是闽北开展三伏灸最久的科室,使用三伏灸为患者治疗已是得心应手。三伏灸适用于哪些疾病?刘志青介绍,一是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等;二是颈肩腰腿痛、“空调病”引起的过敏症状、秋冬季节时常发作的老寒腿;三是虚寒性疾病,比如畏寒、女性月经不调、女性虚寒性痛经、体虚怕冷、四肢不温、中气不足等;四是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胃痛、胃下垂等。此外,三伏灸还能保健强身,尤其适用于阳虚、虚寒型体质的人群。

“中医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在做三伏灸之前,可以先到专业医院进行体质辨识,中医医师会通过‘四诊合参’来判断是否适合做三伏灸,并因时因人选择适合‘灸’法来改善体质。”刘志青介绍,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治疗方式,是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采访中,刘志青提及,三伏灸的疗法最适合“寒湿阻滞、虚寒”等人群。“既有寒湿,又有淤堵的问题,最适合通过三伏灸来温阳益气。”刘志青说,很多人觉得在最热的三伏天开展三伏灸,会给予身体太多的“热”,实际上,三伏灸温补阳气、祛除寒湿,它是通过调理人体脏腑力量,达到提升人体抵抗力的目的。只要经过正规的体质辨识,选择正确的“灸”法,三伏灸的“温阳”效用并不会“过热”。

曾有一位患者在十几年前做过滑膜炎手术,此后,该患者的关节变得极为“怕冷”,风一吹就如同被刀刺一般,后来,患者想要通过三伏灸治疗,刘志青为其进行体质辨识后,发现患者属于寒湿阻滞体质,便通过隔姜灸等方式为其“温阳益气”,最终患者膝盖怕冷的情况大大改善,提升了生活质量。

三伏灸的各类“灸”法中,“隔姜灸+穴位贴药”是最传统的疗法,但“隔姜灸”操作繁琐,许多机构并未开展。但南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是三伏灸“老牌科室”,科室始终保留“隔姜灸”操作,科室医师坚持这种疗法,不仅因其能促进贴敷药物的吸收,“隔姜灸”本身也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女性群体

解答医师 陈弦(妇产科中医副主任医师)

看舌苔、把脉、体质辨识……采访当日,陈弦正在为患者选择适合的三伏灸“灸”法。“有的患者寒湿很重,阻滞了督脉阳气的升发,三伏天时候改用督灸,就可以升阳通督,逼出体内驻留已久的寒气。”陈弦解释,妇产科自2021年开始针对女性患者做三伏灸,取穴也多以妇科相关的腹部、腰骶和下肢腧穴居多。

三伏灸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均有益处。陈弦介绍,许多青春期的女孩受痛经困扰,这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大、饮食不注意等引起。熬夜学习常导致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如果再摄入冰凉食品,则会引发寒湿入体,引发痛经、月经不调等青春期女性疾病。而三伏灸则可以温经散寒、补阳祛湿,改善阳虚、寒湿的体质,改善月经问题。“许多痛经患者做一个周期的三伏灸后,下次来月经就不会痛了。”陈弦说,许多受寒湿顽疾困扰的妇科疾病患者连续做三四年三伏灸后会有较大改善。

备孕、育龄阶段的女性也适用三伏灸。“比如有输卵管积水、重度盆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其盆腔内寒湿瘀血久留,子宫、卵巢长期受炎性因子侵蚀,会逐渐影响生育功能。”陈弦解释,如果采用三伏灸治疗此类患者,则可以在阳气最盛之时逼出体内寒气,改善血瘀、寒湿等情况,助力“好孕”,之前不少患者在调理后已成功怀孕。三伏灸对老年女性也能起到帮助,有的女性绝经后变为阳虚体质,有畏寒怕冷、乏力、夜尿多等表现,三伏灸能升阳通督,改善这些身体问题。

不过健康的女性朋友也要注意,在三伏天不可吃得过冰,以及不可长久待在寒凉的地方。过度贪凉会导致寒邪直中脏腑,引发诸多问题,“尤其是做过三伏灸后,更要防止阳气外泄。”陈弦提醒。

儿童群体

解答医师 郑玉琳(儿科中医副主任医师)

儿童属“稚阴稚阳”(指小儿脏腑功能是幼稚的、不完善的)之体,在最热的三伏天是否适合做三伏灸?“我们儿科做三伏灸(贴)已经有多年经验。”郑玉琳介绍,三伏灸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免疫力低下、哮喘等方面有较好疗效,也可调理体质,改善厌食状况等。尤其是对已有疾病基础,比如虚寒体质的孩子有更好的疗效。

儿童在做三伏灸前,也要进行体质辨识。“如果孩子内热太重,比如存在便秘、喉咙痛等表现,就不适合做三伏灸。”郑玉琳说,儿童皮肤娇嫩,在为儿童做三伏灸时,往往通过穴位贴敷来完成,而且贴敷药物一般更为温和,不追求“起泡”效果,贴敷时间更短,尽量不让孩子的皮肤受损。

曾有一位儿童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在南平市人民医院儿科用药调理,再经三年三伏灸的治疗,如今鼻炎症状已经基本不出现。“尤其是儿童呼吸道方面的疾病,经三伏灸调理后,发病时会没那么严重,发作频率也会大大降低。”郑玉琳强调,鼻炎困扰不少孩子及家长,患有此类疾病的孩子容易长期鼻塞、流涕,进而影响睡眠,甚至造成腺样体肥大等,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不少家长顾虑西药的副作用,擅自停药,导致孩子常年受鼻炎折磨。如果孩子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到中医院尝试三伏灸。

郑玉琳提及,如今不少孩子在热天贪食冷饮、长久待在空调房、喜食零食,这些习惯也会造成寒凝内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部分孩子难以清楚描述自身状况。郑玉琳建议,如果想要为自家孩子做三伏灸,家长可在伏前灸或头伏灸当日到医院为孩子做体质辨识,根据当下的情况,听取医生的建议,再来决定是否为孩子做三伏灸。

老年群体

解答医师 颜君(老年病科康复治疗师)

“老年人做三伏灸,安全第一。”谈及老年人做三伏灸的禁忌症,颜君说。老年人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虚寒体质,老年女性常有慢性盆腔炎、虚寒性痛经等。在老年病科,即便不是三伏天,也时常采用中药贴敷、熏蒸等手段为老年人调整身体状况。

颜君介绍,老年人群切不可贸然做三伏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严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艾灸产生的烟雾和温热刺激可能加重心肺负担; 严重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温热刺激下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严重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控制极差者),由于其伤口易发生烫伤且不易愈合,若要做,需极其严格控制灸温、灸时,并密切观察。高热、肺炎急性期、哮喘急性发作、急性胃肠炎、急性肝炎等疾病在急性发作期也不能进行三伏灸操作;有皮肤问题,比如施灸部位有破损、溃疡、痈疖、脓肿、皮疹、严重皮肤过敏者不能进行三伏灸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有出血倾向者、对艾烟严重过敏者,也要避免三伏灸。

此外,患有中度高血压、心脏病、轻中度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者、体质极度虚弱者等,也要找到医生评估,看下是否适合做三伏灸,以免“虚不受补”。

对于老年人群,务必要先看中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详细望闻问切,辨证体质和病情,判断是否适合三伏灸以及选择哪些穴位、何种灸法,切勿自行判断或随意跟风。而且要在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进行,由有经验的医师或技师操作,保证安全性和规范性,不可自行在家操作。

对于适合开展三伏灸的老年人群来说,三伏灸是一帖“良药”。50多岁的张阿姨患有腰肌劳损,吃油腻的东西容易腹泻,在一次偶然体验三伏灸后,张阿姨身体的“小毛病”得以改善,感受到三伏灸良好效果的她便带着友人一同来“灸”,经多年调理,张阿姨及友人的身体也好了许多。

“三伏灸通常需要连续坚持3年或以上效果更佳,尤其是老年人群要注意每年打算做三伏灸前都需重新评估。”颜君提醒。

链接

三伏灸是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学说,选择一年中阳气最盛、天气最热之三伏天为“冬病夏治”的最佳治疗时机,以经络腧穴理论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选择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及补益肺、脾、肾的药物,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治疗,通过经络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体正气旺盛,外邪就难以入侵。三伏灸能振奋阳气,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健康者保持精力充沛,不易生病;有助于大病初愈者提升自身的恢复力、自愈力,减少疾病复发概率;有助于处于疾病期者恢复身体阴阳平衡,改善因疾病带来的各种症状。特别适应阳虚、虚寒型体质的病人。(李思敏 唐雯晖)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