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 在宁德东侨开发区疏港路南侧,一片面积达9.2万平方米的巨型厂房已傲然挺立——这里是宁德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生产建设项目的核心战场,主体工程告竣,室内二次装修正如火如荼进行。 “项目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生产经理邵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指着已封顶的庞大车间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规划的61条新能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配套电连接组件生产线,尽可能早一天转起来。”这个总投资6.6亿元的“引擎级”项目,预计明年初全面投产。届时,它不仅可以强力输出19.1亿元的年产值,更能带来1300个就业岗位,为宁德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这是宁德市以“新”提“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写照。今年上半年,宁德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高居全省首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2%,增幅领跑全省。 新兴产业向“新”而行 7月9日,福建青拓特钢基地内,一个全球首创的工艺宣告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首张采用“三热一体”工艺的全流程不锈钢中厚板正式下线。该项目核心创新在于整合“热轧—热装—热退”三联一体化生产工艺,并集成先进的在线精整与表面处理技术。 福建青拓特钢不锈钢中厚板项目负责人杨大文介绍,承担重任的是国内首套3500mm不锈钢炉卷轧机——这位“超级工匠”拥有高达90000kN的轧制力和8.0m/s的轧制速度,为高端不锈钢板材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装备基石。 不只钢铁,深蓝大海同样澎湃着“宁德芯”。在青岛港,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正劈波斩浪,它装载着宁德时代量身定制的船用动力解决方案。这艘庞然大物,不仅是国内氢电拖轮的“开山之作”,更一举摘得全国马力最大、锂电池容量最大的港作拖轮桂冠。 作为宁德乃至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巨擘,宁德时代正围绕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启一场“性能全能”的新竞逐。如何破解电池的“偏科”难题,实现“既快又远”?宁德时代的答案深藏于微观结构的革新之中。“通过对材料体系、电池结构和制造工艺的深度创新,诸如神行PLUS电池这样的产品横空出世,将长续航和超快充完美融合,精准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与充电痛点。”宁德时代乘用车产品工程师朱工说。 凭借着在电池安全、性能和极限制造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宁德时代继续稳坐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头把交椅。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高达128.6GWh,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3.05%。 一个“龙头”舞动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传奇,正在闽东大地生动上演。宁德始终牢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殷嘱托,精心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如今,这方热土已成功吸引2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链成势、协同创新,崛起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和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传统产业以“新”提质 在位于福安铁湖工业园区的福建铨一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台台高压发电机正装车销往海外。“作为铨一去年研发的拳头产品,该设备突破了国产高压发电机的技术瓶颈,解决了远距离输电损耗的行业难题。”企业采购部经理郑向东介绍,高压发电机为油田、矿山、算力中心等场景提供高效动力,与传统低压发电机相比,将用铜量、电缆量减少70%以上,是全省首家研发高压发电机的民企。 置身公司展厅,细看产品更新迭代和所获荣誉,创新这条主线贯穿其间:生产QYI、QYH、QYK等系列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实现5千瓦到3200千瓦全覆盖,产品获欧美CE认证;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荣誉揽入怀中,手握8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在福建一华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安静”的发电机。“这款发电机组静音分贝仅60db,约等于我们聊天说话时的噪声值。”一华电机副总经理赵睿介绍。 专注发电机和发电机组生产,一华电机凭借创新产品,开拓东欧、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企业90%的产品销往国外。 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可谓名副其实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当地涌现出不少像铨一、一华这样的企业,他们以创新赢市场、拓赛道。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安电机电器产业累计完成产值84.9亿元,同比增长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