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五六年,试过了很多减肥办法,减肥,难啊!”市民黄燕女士为了产后减肥,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但收效甚微。在朋友推荐下,她来到南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馆,体验了中医特色埋线减肥疗法。 中医特色埋线减肥疗法有何独特之处?让我们前往南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馆一探究竟。 调理身体 科学减重 “当患者前来中医馆寻求减肥治疗时,我们会为其进行详细的体质辨识与评估。这也是中医治疗体系与西医不同的重要特点之一——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南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馆助理医师谢惠琳说。 在中医的理念中,肥胖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其背后的根源常常与患者的内在体质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在前来咨询减肥的患者中,因痰湿体质导致肥胖的患者较为典型。”谢惠琳说,医生通常会通过观察舌象、把脉、询问病史以及通过体质辨析仪等各种方式,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分析。 谢惠琳强调,痰湿体质并不等同于“注定发胖”。“是否发胖,还与患者的饮食结构、作息规律、运动习惯等密切相关。”她指出,有些患者即使属于痰湿体质,但通过规律饮食、适度运动以及中药调理,依然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发生。 对于已经尝试过自行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常规方法但在控制体重上仍收效甚微的患者,可以考虑前往中医馆进行系统评估。“我们会在全面了解患者体质、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个性化、可持续的减肥方案,采用中医埋线、食疗、起居调摄等综合干预措施。”在谢惠琳看来,中医减肥不是“单纯减重”,而是通过调整体质、改善代谢,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根本上帮助需要控制体重的患者回归健康。 辨识体质 对症施治 “在针灸、艾灸以及埋线等减重方式中,埋线的综合效果最好。”谢惠琳介绍,中医埋线减肥源于针灸疗法,是将可吸收蛋白线埋入特定穴位,持续刺激穴位,达到抑制食欲、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体‘自己动起来’。”谢惠琳说,埋线疗法可以看作是“加强版针灸”,通过刺激天枢、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引起人体的反应。相较针灸而言,埋线作用的持续时间更长,每次埋线可维持作用约15天,适用于肥胖人群的长期调理,尤其适合无法频繁到院针灸治疗或对疼痛耐受性较低者。15天后不需要取出埋入的线,线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针对不同体质及肥胖程度,医生有时会配合拔罐、艾灸等中医综合调理手段,提高减重效果。比如,笔者采访时,黄燕女士已接受埋线治疗6次,体重减轻约10千克。据她反馈,身体上最明显的改变是食欲下降、腰围减小,走路轻松了不少,整个人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除了埋线减肥,体质辨识、经络仪检测、膳食建议和生活方式指导的“组合拳”也很重要。“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患者瘦下来,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谢惠琳说,有些年轻人为了快速瘦身,不吃主食、过度节食,反而造成内分泌紊乱甚至月经不调。而中医倡导的是“调理体质”,讲究“和缓而持久”的减重方式。 既然埋线有诸多好处,而且埋线后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接受埋线治疗是否可以“躺平等瘦”?“患者需要认识到,不是治疗就能瘦。”谢惠琳提醒,埋线不是减肥“捷径”,它作为中医调理的一部分,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理想减重效果。 规范操作 注重安全 埋线减肥作为相对便捷的中医外治法,不需服药即有效,那它是否人人都适用呢? “是否采用埋线治疗,还要由医生根据个体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判断。”谢惠琳说,埋线操作虽然创口微小,但对于一些特殊体质人群,仍可能带来不良反应。 “比如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以及有疤痕体质的人群,这三类人群都不推荐进行埋线治疗。”谢惠琳指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甚至溃烂;凝血功能障碍者则存在出血风险;而疤痕体质者则可能因创口愈合异常,在皮肤上留下瘢痕,影响美观。 谢惠琳提醒,市民在选择埋线减肥时,一定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操作环境为无菌条件,由具有资质、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医医师进行评估与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安全隐患。 “埋线对医生技术要求不低。”谢惠琳补充道,“埋线的位置、深度、穴位的选择,以及对体质的辨识,都是对医术水平的考验。”不同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不同,医生需要精准控制埋线深浅,确保线材准确作用于目标穴位。她强调,一些美容机构虽然也提供埋线服务,但往往缺乏医疗资质,存在感染等风险,患者在选择前务必要仔细甄别,确保自身安全。 链接 按照中医理论,肥胖主要分为以下不同类型及常见表现。 痰湿内盛:形体肥胖,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涎壅盛,头晕目眩,口干而不欲饮,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卧等。 胃热滞脾:多食,消谷善肌,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心烦头昏,口干口苦,胃脘灼痛、嘈杂,得食则缓等。 气滞血瘀:形体肥胖(压力型肥胖),尤以腰腹肥胖,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心烦口苦,失眠等。 脾虚不运: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等。 脾肾阳虚:形体肥胖,颜面浮肿,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尿昼少夜频等。(张俣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