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湛卢英雄谱⑦ 李仸江
2025-04-10 10:47:20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李仸江,1912年出生在茶平乡官路村外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只读一年书便辍学。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地方贪官污吏借抗日之名,乱抓壮丁、派捐款。李仸江目睹这一切,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深恶痛绝,冲破父母“安分守纪”的陈规家教,毅然踏上了寻求革命的道路。

1938年冬,李仸江与同村好友王仸贵二人商议决定:拉起一支队伍,聚众行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选定湛卢山为根据地。

李仸江、王仸贵借躲壮丁作掩护,走遍湛卢山周围吴山头、葛畲、山岱、南场等大小自然村,在南场与郑风顺、郑丁培、杨代进、赖茂栋、杨应仔等结成患难兄弟。

1939年元旦,湛卢山游击队成立,李仸江任队长,王仸贵任事务长。游击队设两个班,杨应仔、杨代进分别任班长。游击队成立之初,白天打猎,晚上集中。

1939年2月,游击队直奔城关北门朱坑抓土豪筹款。李仸江劫富济贫的行动,赢得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李仸江知道,要干革命必须要有党的领导。当时,各地红军整编北上抗日,共产党地方组织转入隐蔽活动,要寻找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找寻党组织,李仸江带着班长杨应仔,以买耕牛为名,先后三次到路下桥、塘下溪、寺坑、青山,浦城的水尾丘、上洋头等地。1939年7月,李仸江在源尾村招陀山找到中共黄屯区委书记阙金富。后经阙金富引见,与中共建松政特委书记王文波接上关系。建松政特委将湛卢山游击队改编为建松政游击中队,李仸江任中队长。此后,李仸江带领游击队根据建松政特委“在国共合作时期,独立自主靠山扎,不打土豪”的指示,转入隐蔽活动,开展生产自救,解决生活问题。

1940年5月,中共建松政特委派遣特务队长李九春,副队长叶风顺为湛卢山游击队特派员(党代表),加强对游击队的领导,游击队发展到三十多人。

7月,左丰美率部从闽东回省委时,寿宁县保安大队尾随追击,左丰美率部转移至湛卢山。李仸江率游击队与左丰美部会合,在湛卢山麓的山岱击溃了敌军,震惊了国民党当局。

1941年初,为了开辟闽浙边的铁岭、黄坑、百丈、大南山等游击根据地,李仸江率游击队在茶平铁岭、林下,郑墩陈坑等地镇压土豪劣绅,在水南、巫坑、南场等地建立联络站,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了水南村保长陈祥奴为我党工作。

1941年3月30日,游击队员杨中荣私自下山被捕,叛变投敌。当天傍晚,李仸江获悉杨中荣被捕,迅速返回建松政游击中队驻地庐下坑准备应变措施。当时,特委来的青年妇女干部王金娟出天花(水痘),正发高烧,不能行动,只好准备一起天亮转移。不料,杨中荣已带领县自卫大队百余兵力包围了庐下坑。黎明时分,李仸江同志在突围中牺牲,李九春、王金娟等大部分队员也先后被捕,英勇就义。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