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时评 > 正文
两会新华解码丨如何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2025-03-13 09:14:28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如何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宋晨

技能人才培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大量科学家、高科技人才,也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数量仍然不足,占比长期不高。

“拼了命琢磨技术、考证升级,工资涨幅却不大。”不少来自一线的代表委员反映,部分职工的技能价值不能直接体现在工资中。

“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部署,令不少代表委员倍感振奋。

“在高技能人才需求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这一部署不仅能彰显技能人才的价值,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邱宁宏说。

工资待遇是衡量技能人才价值的标尺,发展空间则是决定技能人才工作满意度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推出“新八级工”制度,并规定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比照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同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推动各地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支持技能人才提技提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金彦江介绍,吉林石化结合实际实施“双序列”改革,已评聘中国石油和公司级技能专家37人、各级技师658人。

“畅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要让高技能人才享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让在聘的高级工、高级技师、特级技师等享受与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匹配的待遇。”金彦江代表说。

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加强职业院校建设,是其中关键一环。

不久前,北京市首个公共就业示范基地落地丰台区,整合了社会培训机构、企业等多方资源的丰台区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入驻其中,将帮助更多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

“我们正在逐步构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互认互选的职普融通课程体系,促进技能人才培育成长生态更加优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说。

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还要持续营造技能型社会的浓厚氛围,从根本上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在全社会形成踏实敬业、潜心钻研、勇攀技能高峰的职业风貌,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社会氛围。”全国政协委员、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马秀丽说。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