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特色产品 > 正文
生产习俗⑬ 松溪家酿红酒
2025-03-04 10:57:11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中国是酒的故乡,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松溪酒文化源远流长。1994版《松溪县志》载“松溪酿酒历史悠久,市场以销售当地产黄酒(俗称红酒)为主,也销售白水酒和米烧酒。”民国时期,松溪县城有李保禄、陈老仔等酒库。1956年,私营酒商合并,成立国营松溪酒厂,以销售红酒为主,年销售量3000多吨,供不应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划经济一度禁止个人酿酒。20世纪80年代后,家家户户又开始酿红酒和白水酒。

酿造红酒,历代传承至今。酿造红酒,决定红酒的要素有三:米、曲(麯)、水。      

米,即为松溪民间俗称的大冬糯、牛尾糯、红谷糯、乌米糯、杂交糯。糯米网状结构出酒率高,在各种糯米中,最佳品种属大冬糯含淀粉多,酿出的酒甘醇,芳香可口,属甜形酒。其它糯米次之。一般大米支链结构,也可以酿红酒,出酒率低。

曲(麯),即为红曲,是酿造红酒之母,酿造红酒必须有很好的红曲。红曲的制造每年古历八月间开始做曲,秋天干燥,气温适宜。100斤大米可制造红曲40-60斤。做红曲方法:首先选一块空坪,将大米洗净上木甑蒸熟,以不粘手且熟而不烂为宜,倒在空坪篾簟上晾凉拌进“青仔”( 历年传承下来按制红曲药方配制接种发酵而成),起糖化作用,再拌“红仔”( 用红糟晒干加曲药和麦皮等制成),起发酵作用。将青仔、红仔搅拌均匀后,堆在一起,盖上稻草席或麻袋,焖24小时后,打开用篓筐装半筐,沾水濡染潮湿或喷水,视湿度与温度而定。倒在做曲坪降温后用曲耙(取杉木板一块钉若干木桩形齿状中间凿孔安一手把)慢慢耙开,每天翻耙、喷水,大约5-7天,让其发酵走红,走透均匀方可出墩(坪)。分小幕曲(杉柴红)、大幕曲。以上两种曲的制造,操作方法一样,配方与艺技各不相同。

水,是酿酒的关键一环,松溪城关大多数人家酿酒都取“招垅水”。《西门村史》记载“招垅古泉泉水晶莹,如甘露,水质淳美,出水量大,常有浦城、政和、建瓯、庆元县人慕名到此取水,用以煎药、酿酒、泡茶。”1979年,松溪酒厂投资两万元,在泉水旁边用青砖砌成一口水池,并安装镀锌管引水入厂,专作酿酒之用。除此之外,取葫芦门山泉水。各乡镇酿酒一般取山泉水和净井水。综上所述,除米、曲、水之外,酿造技术、器具消毒、火候掌控等因素决定红酒的质量。

家酿最佳时令选择在每年立冬后,出春(立春)前。最佳时间为农历十月初十日,被称为红酒生日,过去称红酒开酿日,这段时间酿出的酒,称冬红酒。

酿造方法:首先准备酒埕洗净晾干,倒入纯净泉水,糯米1斤加水1斤至2斤,然后撒下红曲。将糯米洗净捞起,装饭甑蒸熟透后,取出晾去热气,完全冷却后入埕。也有在糯米饭出锅时,趁热倒入埕,视当天气温而定。盖上埕盖,让其发酵24小时。打开埕盖查看,如果发出“扑哧扑哧”响声,说明发酵正常。如果没有,说明温度不够或红曲差劲。这时,把埕盖封密加盖棉布后加温或再投入小量红曲,直至发酵正常。用酒绞(取杉木版10公分正方形中间凿个孔安一个木把)搅拌3-5天,直至搅拌时手感很轻,徐徐飘出酒气,盖好埕盖待即可。切忌天天搅拌,否则定会由酒变醋。

酿酒后一般都是翌年抽出红酒, 红糟还可用来制造烧酒。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