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健康养生 > 正文
肺结节≠肺癌 莫让肺结节成心“结”
2022-06-08 09:23:48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渐改善,不少人会选择定期体检来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上会发现一个问题:显示有肺部结节。

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就是肺癌吗?为什么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却患上了肺结节?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平市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外一科行政副主任郑小锋,为您答疑解惑。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影像检查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手段

“肺结节是影像学的描述,指的是在胸片或者CT中发现的肺内小于3cm的阴影,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郑小锋说,肺结节并非是一种疾病的诊断,而是医学影像学检查后的术语。

在所有肺部疾病中,肺结节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肺结节是如何产生的呢?郑小锋解释,一般人受过外伤后,肺内留下瘢痕,此时拍胸片或者通过CT,可以看到肺结节;一些人长期处于特殊环境下,吸入粉尘后,粉尘和肺组织相互博弈,也可以在肺内形成结节;而得过肺炎或者肺结核,肺内也会留下结节。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情况,大多都是良性结节。

“肺结节不一定是肺癌,需要根据影像检查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郑小锋告诉记者,良性肺结节预后良好,良性肺结节的概率远远大于恶性,肺癌早期在胸片或者CT上也表现为肺结节,正因为肺结节并不确定良恶性,所以人们才会担心。

如何判断肺部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影像检查是关键,通过高分辨率的CT,能够看到肺结节细微的改变,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界毛刺形状、是否钙化等等,通过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等,才能判断出结节的良恶性。

根据2018版中国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如果病灶直径小于5mm,定义为微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小于1%。如果病灶直径在5至10mm,定义为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25%至30%。微小结节和小结节大多只需要定期随访,不需要任何干预,随访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如果阴影的直径在10至30mm,定义为肺结节。大于30mm的称为肿块。直径大于20mm的结节,恶变率在64%至82%。目前,肺结节小于8mm,建议患者随访观察。如果在随访过程中,肺结节“长大”,并且出现一些合并症状,那么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做进一步的处理。

警惕肺结节高危因素,做好定期随访检查

“肺结节的患者发病率很高,是胸外科目前最主要的疾病。”郑小锋说,肺结节的高危因素不少。包括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长期吸烟以及长期吸二手烟、肺癌家族史、环境油烟、职业暴露(石棉、放射元素等)、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在日常门诊中,郑小锋发现,近年来,女性患有肺结节的比例慢慢上升,这或许和遗传以及女性长期以来承担做饭、家务等有关。

前文中提到,肺结节的处理一般分为定期影像检查和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这两种方式,那么,已经患有肺结节的人群应该多久做一次CT检查?

郑小锋说,低剂量高分辨率螺旋CT能够很好地筛查早期肺癌,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对肺癌的早诊、早治是有巨大贡献的。但是,也并不是说需要不停去做CT。

“发现肺结节后,很多病人担心延误治疗,反而会主动要求做手术,其实,很多情况下是不必要的。”郑小锋说,肺部出现了“磨玻璃”样的结节,是恶性癌的概率很大,但肺部的癌症大多是原位癌,治愈率高,惰性高,如果医生建议随访观察,一般是不会因为随访而延误诊治。而做低剂量肺部CT检查,其检查剂量是很低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健康人来说,建议在30至35岁之间做一次肺部CT的检查,如果肺部CT检查完全正常,可以间隔5年以后再做同类检查。如果是40岁以上的人群,肺部CT提示有小结节,专业的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特征,生物学特点,患者的一些临床风险评价,给出一个随访的建议。复查的频率可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每年复查,复查的总体时间至少要超过5年。若发现结节有生长变化,则更易发生恶变。

去年,郑小锋曾接诊一位蛇伤的患者,为患者做完CT后,高度怀疑其肺部结节为恶性,根据检查结果,郑小锋为患者做了胸腔镜下的肺结节切除手术,结节约有1公分左右大小,术后预后效果良好。

肺段手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肺功能

如今,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疾病发生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

“我们现在的手术理念是保留尽可能多的肺,根治肿瘤。”2001年,初出校门的郑小锋做手术多以开刀治疗为主,20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方式和理念的一再普及,如今,小伤口、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更受患者青睐。

从前,发现患有肿瘤的病人,一般会直接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如今,则会根据患者情况,先采取化疗的方式,让肿瘤在体内缩小,而后再采取手术,这样不仅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治疗效果更佳。

在进修过程中,郑小锋接触到全新的手术理念——肺段切除手术。所谓肺段切除手术,就是当肺部病变局限于某肺段内时,医生可以仅切除肺段,而不是切除整块肺叶,在保留尽可能多的肺叶的前提下,治愈疾病。现在,这种手术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临床上,患有肺结节的患者,只要肺结节大小在0.5至1cm之间,又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时,科室会为患者进行肺段切除手术。

前段时间,一位59岁的男性患者,肺部结节约有8mm大小,外一科在胸腔镜下为患者进行了肺段切除手术,保留了更多的肺功能,术后,患者的康复十分顺利。

去年以来,南平市人民医院成立了肺结节MDT(多学科会诊)中心,呼吸内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联合起来,一旦有需求,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而南平市人民医院依托强大的中医药专业团队,也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的辩证治疗,“多管齐下”为患者解除病痛。

肺结节不可怕,它离肺癌有一定距离。只要患者能够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在这个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相安无事。即使确诊为肺癌,目前肿瘤治疗手段是越来越多,除传统化疗外,还有各种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疗效显著。外科各种腔镜手术也致力于精准切除癌组织,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正常有用的肺组织。

面对肺结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我们的主旨。从容面对疾病,既不要恐慌,也不要侥幸,才是最准确的心态,最成熟的表现。

专家名片

郑小锋 南平市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外一科行政副主任。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部肿瘤分会理事、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委员。2009年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修胃肠外科及胸外科,2021年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进修胸外科。

擅长胃肠肿瘤、胆道结石、肝脏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疾病、胰腺疾病、疝、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手汗症、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治,尤其擅长腹腔镜、胆道镜和胸腔镜微创手术,精通肺结节诊断及治疗。

趣味科普

一位患者因右上腹痛,到南平市人民医院一查磁共振,发现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在普外科进行了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3天出院了。

“什么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面对家中女儿提出的问题,郑小锋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为此,他用水果模拟出了一场胆囊切除手术。

想要观看视频版的水果模拟手术,可以关注“郑小锋的微创柳叶刀”微信号,get更多科普知识哦!(李思敏 杨德鸣)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