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国内国际 > 正文
这一年,民生改善实实在在
2021-12-30 10:28:3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 肖练冰  

2021年,就业、养老、住房、出行等领域民生改善稳步前行——

这一年,民生改善实实在在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不平凡的,面对疫情、汛情等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逆势上扬,中国人的生活持续改善。

从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柴米油盐,到旅行探亲乘坐的高铁动车;从老年人领取的退休金,到家中孩子们的入园入学……过去一年里,就业、养老、住房等各个领域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民生改善看得见、摸得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一起回首过去这一年,看看中国人的日子,是如何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民乐其业 干劲更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三季度末,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10月末,全国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11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2021年,中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稳就业“成绩单”。

看就业总况,2021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左右,作为就业主体人群的25-59岁人口失业率年内各月基本保持在5.0%及以下。看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企稳向好。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家门口”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稳定。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达1.8亿人,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稳岗位扩就业政策落实落地,为市场主体就业创业减轻负担。仅今年前三季度,人社部门就向161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51亿元。与此同时,各类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等载体如雨后春笋,成为居民创业就业的摇篮。2021年,国家职业资格比2017年削减49%,进一步优化了就业创业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为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精准施策。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增设特级技师技术职务,发放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人社部门聚焦就业者技能提升打出“组合拳”,孕育更多“大国工匠”。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更加扎实。今年以来,外卖配送员、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收到好消息:着力提高快递员收入、降低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优化平台企业收入分配机制、全面保障货车司机权益……多部门密集出台文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腰”“鼓劲”。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了,心气足了,中国人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干劲,就会一年更比一年高。

人悦其行 物畅其流

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这一年里,在越来越多的省份,这一蓝图正在变为现实。许多人发现,自己出行的“生活圈”拓展了,与远方的人们距离拉近了,“人悦其行,物畅其流”成为生活的日常。

“通车后,从芜湖到黄山的时间缩短到2小时。在黄山看完日出,中午就在芜湖吃午餐了。”家住安徽芜湖的汪兵说起家门口新建成的芜黄高速难掩兴奋。这条全长116公里的高速公路日前已建成通车,结束了安徽泾县、旌德两县不通高速的历史,使安徽省迈入“县县通高速”时代。


1  2  3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