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正文
松溪县代表认真审议南平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2021-09-29 10:46:33 来源: 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9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南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南平大剧院开幕。林文斌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南平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牢记殷切嘱托加快绿色发展 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新篇章》的报告。大会由袁超洪同志主持。

当天下午,松溪县出席南平市第六次党代会的代表认真审议市委工作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南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善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潘剑才,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美萍在松溪县代表团参加审议,县领导张行书、吴英杰、吴孔盛、周峣、邓华梁等参会。

陈善平代表:市委报告站位高远、思路清晰、贴合实际,突出以“三个新”“四个着力打造”“两个抓手”“七大工程”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务实举措规划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上来,主动融入大局,大抓项目、大抓基层、狠抓落地,全方位推动松溪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今后要重点突出“四个抓好”:一要抓好绿色产业,继续实施产业发展“五六”工程,持续向延链补链强链聚力发力;二要抓好乡村振兴,将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三要抓好民生福祉,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要抓好改革创新,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创新活力,促进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集中集聚,为谱写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潘剑才代表:市委报告具有简洁明了、视角全新、导向鲜明、举措清晰等特点,是一份既短又好的报告。松溪发展势头也和南平一样,后劲十足、潜力巨大,要抓住强产业、重民生两个关键,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短板弱项,不断推动人民群众从“幸福感”向“富足感”提升。要用好资源禀赋,特别是要盘活土地资源存量、做优增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要用好政策,特别是挖掘好支持我市武夷新区建设、绿色发展等含金量高的政策,积极谋划一批涉及省级边界经济带建设、“三茶”统筹发展、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等项目,争取纳入全省、全市发展大盘,持续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黄美萍代表:市委报告立意深远、内容精炼、举措务实,找准了南平历史方位和坐标定位,指明今后努力方向。松溪发展要抓好统筹推进工作,一是统筹推进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统筹推进好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三是统筹推进好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四是统筹推进好民生社会事业发展。

张行书代表:市委报告有三大特点:成绩亮点“多”,从七个方面深入总结,引用了大量事实、数据。研判形势“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我市实际,坚定不移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全面开启新时代富美新南平新篇章。落实举措“实”,将围绕“四大打造”发展目标,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为今后工作指明方向。松溪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一是在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深入实施产业发展“五六”工程,通过选准做优新型轻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工业、文化旅游五大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每个产业产值均超60亿元的绿色产业集群;二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在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样板”中展现松溪作为;三是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全力推进湛卢学校、生态康养中心、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四是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传承弘扬好廖俊波精神,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对标对表、担当作为,努力在大抓项目、大抓基层的攻坚热潮中建功立业。

吴英杰代表:市委报告站位高远、亮点突出,是一份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创新力度、民生温度、担当气度的好报告。我们将立足全市大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落实这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松溪“十四五”规划,持之以恒地推进松溪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

吴孔盛代表:市委报告中出现“新”字频率极高,突出“七个新”特点,高度概括了过去五年工作“新变化”,明确了“新起点”发展方向,擘画了绿色发展“新蓝图”,树立了狠抓落地“新导向”,推出了大抓项目“新工程”,夯实了基层党建“新要求”,强化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作为”。

周峣代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将按照党代会精神和纪委工作部署,认真贯彻“五个必须”“五个相结合”“八个强化”要求,围绕强化政治监督、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扎实稳妥推进县级纪检监察各项工作。

邓华梁代表:在创新人才工作方面,我们要按照党代会要求,针对松溪人才引进难,特别是医疗、教育领域人才紧缺问题,进一步探索开展医疗领域专家学者挂职和“周末专家”柔性引才等模式,实施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同质化提升工程,做好本土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

徐泽进代表:市委报告对产业跃升工程讲得很到位,我们要充分借鉴“五个一”特色产业的经验,做优做强“一座山(湛卢山)、一片叶(九龙大白茶)、一根竹、一把剑(湛卢宝剑)、一幅画(松溪版画)”,努力把蓝图变为现实、把愿景变为实景。

真刚趣、游健、陈尚清、阮金凤代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化“南平机制”,抓住村级组织换届契机,选好“领头雁”,将致富带头人、乡贤能人吸纳到“两委”班子,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领跑行动,做大做强九龙大白茶、百年蔗、生态大米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一村一品”建设,变“输血”为“造血”,努力实现富民强村;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绿盈乡村”建设,配套提升“四好农村路”、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龚丽爱代表:在民生事业方面,将认真贯彻好党代会精神,全力抓好稳就业保增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事人才规范、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陈富兰、范美琴代表:建议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从“特色”着力,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市、县两级职校产教融合,加快探索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机制,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地方发展。

伊婕、李银香、邵帮明、黄海文、蓝华群等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经历作了发言。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