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正文
把初心镌刻在乡村大地上 ——松溪县8名省派驻村干部的奋斗故事
2021-04-01 10:41:25 徐陆锋 蒋雪娇 李典利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亲自推动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省委、省政府大力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持续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

2017年12月,福建省委选派的8名第五批省派驻村干部奔赴松溪县8个贫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三年多来,这8名省派驻村干部攻坚克难,满腔热忱帮助群众解决增收致富、产业发展、安全饮水、修路架桥、通讯通电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把初心镌刻在乡村大地上,从刚来时的“外乡人”逐渐变成了当地群众的“知心人”。他们用辛勤汗水浇灌出幸福生活之花,用拼搏奉献践行了使命担当。

加强党建引领 发挥先锋作用

松溪县渭田镇潘墩村有3000多人口,现有党员84人。实际上,村里常年外出人口几乎占了一半。由于当地资源匮乏,潘墩村一直以来是个县级贫困村。2017年,省委办公厅工作的林炜下派到潘墩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图为林炜(右二)带领防疫宣传小分队入户宣传防疫知识。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经过调研,我决定从加强党建入手,带动百姓富。”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县级贫困村的帽子,林炜一到任就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宣讲党的政策。通过走巷入户,林炜发现潘墩村里党员年龄偏大,多数年轻党员在县域之外流动,而且党支部学习意识薄弱,党建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振兴基层组织,培养一支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2018年,村里以“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组建年轻化、高素质、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有意识扭转班子工作态度、提高办事水平。在发展党员时,林炜重点培养在家乡生活、既有心也出力的优秀年轻农民,杜绝“隐形党员”,发展7名党员和9名入党积极分子。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 一个党员,一盏明灯

支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驻村期间,林炜创造性地从党员形象入手,向党员颁发“党员家庭户”门牌,让每位党员亮明身份、树立形象、保持先进,让群众参与监督、见贤思齐、共同进步,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近日,渭田镇上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德荣正在为村里的3座雨棚加工厂忙前忙后,这位爱农村、懂农村的返乡年轻党员的加入,为上塘村带来了新气象。其实,吴德荣并非上塘村村民,而是从潘墩村“借”来的。

“探索‘互联互学互派’机制,互派挂职,让好干部发挥带动作用,让后进村的干部到一类村学习,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林炜表示,为更好发挥好党员干部帮扶结对“领头雁”作用,潘墩村探索‘互联互学互派’机制,与渭田镇黄沙村、溪东乡东源村结为“共建村”,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出去,取得很好的落地效果。

和林炜一样,松溪县郑墩镇南坑村的省派驻村干部李雨同样也注重机制创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2017年的南坑村不仅是市级软弱涣散村,而且还是个上访问题比较集中的村子。2018年,村里组建了年轻有为、群众基础好、自愿扎根农村的“两委”班子队伍。“最年轻的村委是1988年的,支委是1985年的。班子平均年龄下降了,文化程度提高了。”李雨介绍。

李雨(右)到村里的茶企了解茶叶加工情况 (叶性辉 蒋雪娇 摄)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制度聚民心,李雨围绕“六要”群众工作法,每年组织召开老党员座谈会,在大家畅所欲言中收集有价值的意见。李雨在对村情民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常与党员面对面谈心。

2017年,南坑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考虑到当地的历史典故,民政局专家建议保留历史文化遗存,将南坑新村改名为下马桥,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意。但是,新农村内新迁入的部分村民不同意改名为下马桥,经常因此事上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最后,在李雨和村“两委”的牵头下,由民政局出面,以自然村位置中间的十米巷为界限,一分为二,北面30户叫南浦,南面30户叫下马桥。根据为地名更改管理制度不能增名,只能用新加一个自然村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起多年未化解的新农村命名的上访问题。

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森林纠纷、林权纠纷……三年多来,为了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民零上访,在李雨的牵头努力下,南坑村形成了“有困难找书记,有事情找党员” 的工作格局,解决了多起纠纷问题,使村里党员干部自觉团结到党组织周围,凝聚了民心,增强了村“两委”的战斗力。

过上“有金”生活 “照亮”幸福之路

金时恒(右二)入户走访

“多亏村里来了金书记,他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致富门,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路。”河东乡岩后村村主任赖镕思说。

他口中的金书记,名叫金时恒,是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的优秀业务骨干,下派到岩后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当时,岩后村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偏僻落后,岩后村的直垅自然村更是长年闭塞,几乎没有通信网络覆盖,手机仅能搜索到2G网络且信号非常不稳。下派驻村后,金时恒对全村进行摸底时,面对村民们期盼的目光,他坚定地说:“我姓金,一定尽我所能,让大家脱贫,过上‘有金’的生活!”

围绕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金时恒在村里推出了党员过政治生日、党员户门口挂牌等多项举措,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重塑了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村干部队伍有了干劲,村民就更有奔头。金时恒与村干部在村里组织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和金融理财项目,带动村财和贫困户增收,使得岩后村的村财年收入增收7万元,参股贫困户年增收3400元。

在他的带动下,岩后村党支部书记艾世昌首先发挥带头致富作用,利用村内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成立花卉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通过劳务务工、土地流转方式增加收入,累计带动10余户贫困户增收,每户增收2000元至5000元。

同时,金时恒利用派出单位的企业资源,规划信息化示范村建设。在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的支持下,投资近30万元的光纤入户和基站建设项目落地岩后村。公司还为村民提供了宽带、电话、电视等一揽子通信解决方案和专属优惠政策,将翼支付引进小山村。现在,岩后村内已有50余户常住村民享受到了“信息惠农”的便利,移动支付、网络购物、手机社交在岩后村已不再是新鲜事儿。

此外,金时恒还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采购村内黄粿、蜂蜜、蔗糖、白茶、走地鸡等农副产品,累计金额近170万元,带动村内合作社经营发展,为村财增收近30万元。

金时恒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岩后村的致富门。另一边,花桥乡九蓬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也被第一书记赵亮给“照亮”。

赵亮(左)查看食用菌种植情况 (叶性辉 蒋雪娇 摄)

赵亮是福建省总工会的一名工程师。驻村伊始,他通过走访调研,对村情民情有了全面细致的掌握,了解到村里有种植食用菌的基础,但一直以来不成规模。于是,他以“党建+合作社+工会”模式为抓手,发挥工会特长,把村里现有产业进行整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建立起工会组织,联系对接企业和科研单位,带领致富带头人、骨干走出去,学回来,打造自己特色品牌,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在省总工会领导的直接推动下,赵亮带领食用菌合作社骨干成员到政和县参观、交流,听取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讲解食用菌发展情况,并实地进行考察;到古田食用菌研究基地学习,就品种选取、种植技术、产品销售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九蓬村致富能人童邦伟说:“多亏了赵书记的帮助,带我们学习食用菌技术,现在每年食用菌产量增加很多,收益跟以前比也有很大的提高。”去年,九蓬村的食用菌产值达到600余万元,食用菌种植户的平均收入比之前翻了几番。

除了食用菌,寺坑大米作为县里的主打生态农产品品牌也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赵亮为村里引进了寺坑大米加工项目。每亩寺坑大米比普通稻谷要增收约500元。2019年,九蓬村试种60亩,增收约3万元,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2020年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增收约10万元,今年村里将继续引导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农民稳步增收。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赵亮通过深入调研,对村集体水电站进行技改,该项目已于2020年10月份完工并开始投入运营,预计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约10万元,彻底解决了村财增收难题,为九蓬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线书写担当 共守家园平安

松溪县旧县乡游墩村是省总工会驻村干部曾兆程挂点所在的村。游墩村形状像艘船,渭川河从村庄中间穿过,整个村庄地势较低,汛期时容易受灾。

2019年6月至7月,游墩村连续遭受两次特大洪灾袭击,这是村里自1988年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两次洪灾,大量农田、基础设施损毁,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民房进水……

抗洪期间,曾兆程和村民共进退。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险情,曾兆程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和党员代表,到凤岭尾地灾点等地动员数千群众转移,日夜坚守一线抢险救灾,帮助村民搬运财物,帮助企业转移物资,抢修灾毁村内供水设施,抢通村内阻断道路。

当时,距离村部6公里的白马山饮用水源地蓄水池水位上涨后发生溃坝,管道被冲断,村里供水中断。曾兆程马不停蹄赶往现场查看情况,组织村干部清理水渠,启用村里7口井水应急,切实保障村民安全正常用水。

曾兆程还冒雨挨家挨户查看村里贫困户的住房受灾情况。“那段时间见到他,泥巴裹满了全身,别说早饭,他经常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村支书徐其旺说。当时,一篇题为《一位驻村干部三昼夜的坚守》的报道在《闽北日报》头版和全国总工会网站上刊发,再现了曾兆程艰辛的抗洪救灾过程。

为抓好灾后重建项目,曾兆程主动对接其所在单位省总工会,申请了30万元救灾专项资金,他再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共筹集资金近150万元,全部投入游墩村自来水坝、过滤池、渡头防洪堤、门坑灌溉水渠等损毁严重生产生活设施的修复使用,提升项目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

和曾兆程一样,不管是2019年的特大洪灾,还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溪东乡举上村的省下派书记高喆始终和村干部团结在一起,站在抗洪抗疫第一线。

洪灾后,高喆(左二)与村民一起清理街道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高喆取消春节休假赶回举上村,组织村“两委”干部召开多场专题会议,对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建立村级联防联控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群防群控工作中。

高喆注重强化排查力度,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地对湖北、武汉、温州等重点地区及省外、境外入闽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并安排村医进行监测管控,每日随访;在村主干道和中心地带悬挂宣传横幅、粘贴宣传标语,组织村“两委”逐家逐户做工作,将疫情情况和防护知识及时传达到村内每一户人家,提高村民自我防护意识;成立劝导队,实时对聚集群众进行劝导、疏散,关闭人员聚集场所,每天定时进行全面消毒。

此外,为清除新冠病毒滋生的土壤,高喆在全村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聘请专业人员维护村庄的日常保洁卫生,及时清理转运日常生活垃圾。充分发挥村干部、村民小组长、保洁员等相关人员的作用,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定期巡查卫生清洁、乱堆放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在入村主要道路管制检查点值班值守,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检测、登记和劝返,确保举上村“零疑似”“零确诊”,将疫情牢牢挡在门外。

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春耕复产也要有序推进。270余亩烟叶、700余亩毛芋、50余亩苦瓜、170余亩玉米和水稻……今春,在高喆全力组织带动下,举上村各种农作物适时播种,春耕备耕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如今的村子,正像这农作物般,迎春生长,充满希望。

解决民生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

层层梯田绿上坡,悠悠茶山春满园。在古道上漫步,到观景台上远眺,到鱼塘边戏水……春光下,茶平乡吴山头村一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景象,令人流连。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四级调研员林松,是吴山头村的下派第一书记。他的到来,给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山头村地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湛卢山的半山腰。有依托湛卢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春秋欧冶子铸造湛卢宝剑,南宋朱熹筑‘吟室’讲学。村内有通往湛卢山的湛卢古道,是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书写文旅篇章大有可为。”下派驻村后,林松根据《关于印发福建省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于2018年帮助吴山头村完成了旅游扶贫规划编制。

村子要发展,首先要改善村容村貌和完善基础设施。林松积极联系省、市、县、乡相关部门帮忙协调落实资金项目等问题,办好群众急盼的民生项目。例如,多方奔走对接,推动县水利局将饮水工程列入项目,推动乡供电所改造电网,推动铁路改道的路段改扩建工程。完成了旅游厕所修缮工程,长期废弃的厕所得以使用,卫生有人管理。

几年间,林松向省文旅厅争取了不少项目用于乡村旅游建设。在乡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下,吴山头村建成了生态停车场、休憩凉亭、观景平台、石拱桥、休闲鱼塘等,新建及修复古道621米、排水沟628米等。同时,组织村干部推动土地流转,并鼓励乡贤回乡投资民宿。如今的吴山头村村财收入超过10万元,村民文明卫生意识不断提高,村里正朝着休闲旅游乡村的目标大步向前。

与吴山头村一样,祖墩乡溪后村也是首批省级传统村落。溪后村在省委办公厅下派第一书记陈凡的带领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7年,溪后村还是祖墩乡5个贫困村之一,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村子摘了贫困帽,旧貌换新颜。

就拿村部来说,溪后村旧村部在2016年冰雹灾害中受损,因没有资金修缮已废弃,不得不暂借小学教室办公,村民、党员没有活动、集会的场所。针对这一情况,陈凡抓住全市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工程机遇,争取市组村部重建项目,前期做好资金拼盘,争取县乡领导的支持,同时召开村民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集思广益,把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成立村民监督小组,充分调动全村村民投工投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如今,新的村部成为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

建设美丽乡村,陈凡总是从实际出发,把解决百姓最渴望最需求的民生问题放到首位。之前,溪后村里连通两个自然村的山间道路有一座危桥,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陈凡的组织下,村里召开了“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进行危桥重建。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六要”工作法的要求,规范项目施工流程,解决村民最迫切的需求。此外,在陈凡的推动下,村里向上争取到了多个项目。例如,修建了村中心的休闲漫道和水泥护栏,新建村中公园,安装村主干道太阳能路灯,修缮灌溉水渠,建设机耕道和溪后自然村公厕以及幸福院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20年,溪后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12000元。村财收入从2017年的14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7万元。据不完全统计,陈凡驻村以来,经过他积极谋划项目、多方筹措资金,村里共投入近900万元用于各类民生项目工程。而今,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松溪县委组织部提供)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