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专题 > 创省级文明县城,做文明有礼松溪人 > 好人好事 > 正文
社区工作者:我们身边的守护神
2020-08-18 10:55:17 来源: 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控制疫情,社区是关键阵地。从春节到现在,松溪县各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们都很忙,从排查外来到宣传防控,还得在帮湖北返乡人员代购代买。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守护着居民们的健康与安全。

松源街道东门社区共有居民6500余人,而专职工作人员仅有4人,但就是这些人,却要负责整个社区的摸排和值守。人口多,任务重,但仍然能出色完成,他们是如何做的?

天还没有亮透,东门社区办公楼的灯却已亮起。每天早晨7点多,东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小英便已来到单位,其他工作者也陆陆续续到岗。吃过一碗简简单单的泡面,便拿起了口罩、体温枪、卷纸等物品,急急忙忙地赶赴各自的执勤点。

“36.5度,奶奶,你很正常。”“老板,买东西时要让他们一个一个进。”每天陈小英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到街道的各个岗哨和售卖点为工作人员们测量体温,发放口罩,保障他们的工作安全。她告诉我们,东门社区一共有七个岗哨,是由县委组织部抽调干部职工与一些志愿者组成,采取24小时全天轮班值守,以确保社区内人员的按要求出入。

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从武汉、温州等地回乡的社区居民每日的身体状况,也通通都需要登记在册,而每日帮助他们测量体温的任务便是由陈小英等社区工作者来完成。厚厚的资料、密密麻麻的姓名和数字,足以想象此项工作的繁琐与艰辛。

“因为目前疫情严峻,外地回来的人员需要居家观察14天……”,往居家观察的住户家中走去时,陈小英就不断地接到返乡人员咨询电话,她说像这样的电话一天要接上百个,两部手机每天要充三次电才够用。

继续跟着陈小英的脚步,我们来到当天入户工作的第一户家庭。“这家人已经过了十四天的居家隔离期了,但由于我们小区是封闭式管理,我们还是要求他继续居家观察。”陈小英告诉我们,像这样的居家观察对象开始大都不理解不配合,都得耐心的做他们思想工作,在保障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缓解他们的心理情绪。

“我们都很好,就是你们辛苦了,谢谢书记,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一句感激,一个笑容,社区居民的理解和肯定,才是陈小英他们这些社区工作者们坚持的动力。

和陈小英一样,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奔赴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居民朋友们大家注意了,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形势严峻不容放松,为有效防控病毒传播,避免疫情扩散……”,在社区内,宣传组的工作人员撑着雨伞、戴着口罩、拿着喇叭,一边巡查,一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其中,社区内的几个开放小区,是每天巡查工作的关键部位。

完成入户任务后,陈小英和同事们总算忙完了一部分的工作,回到办公室稍作休息,也终于有时间吃上点东西,而简单的泡面成了日常工作的主食。就在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陈小英又接到了新的紧急任务。

社区工作繁杂琐碎又牵涉甚广,如同家庭中的家长对每个家庭成员的默默付出与尽心尽力,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社区工作者们的坚守与奉献,让人欣喜的是,奋战在第一线的这支社区工作者队伍正在壮大,相信这场群防群控的“疫”情阻击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赢。(刘智强 叶国豪)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