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特色产品 > 正文
手工艺品、旅游产品基本情况 艺品、旅游产品基本情况
2019-12-17 10:52:45 来源: 松溪县政府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松溪县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竹产区之一,笋竹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绿色金库”、“笋竹之乡”的美称,故松溪的手工艺品主要以竹木加工类的竹筷、竹砧板、竹笔筒、茶盘、茶具为主。松溪县地处闽北山区、在闽浙交界处,历史文化悠久,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我县拥有的“湛卢宝剑”“九龙窑瓷器”和“松溪版画”三宝是旅游产品的代表。

一、【松溪茶盘】

基本介绍

松溪茶具产业是近年来随着闽北茶叶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追求绿色健康消费和高品质生活,茶饮愈来愈受大众喜好和茶文化深入居家生活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朝阳产业,是松溪县优先扶持发展的“3+1”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松溪县重点培育发展的文化产业的重要内涵。主要以进口黑檀、鸡翅、花梨等红木为原料,生产板式茶盘、组合茶盘、茶道和茶家具等四大系列百余种产品。

产业基础

2011年4月,松溪县成立茶具商会后,坚持“合作、互补、共赢”的发展理念,秉承“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的经营策略,茶具产业规模效益日益凸显。目前茶具企业从原来的17家增加至30家,从事生产销售人数达3000多人,2014年商会主导制定的福建省“硬木名贵茶盘”地方标准已颁布实施。福建畅宏工艺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茶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在全国各大城县均设有办事处。其中红木茶具全国县场占有率达40%以上,松溪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木茶具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商会各个会员单位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销售,逐步形成线上和线下共同销售的局面,2014年,松溪茶具产业完成工业产值3.8亿元。

相关荣誉

松溪县茶具企业以畅宏工艺品、居友、汇通、湛卢等企业为首。共拥有注册商标17枚,其中“畅宏”和“圣鼎”品牌被授予省著名商标,“慧通”“畅宏”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居友”和“瑞茗” 品牌获得县知名商标。福建畅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畅宏”牌深色名贵硬木茶盘被评为2014年度福建名牌产品。

 

二、【湛卢宝剑】

基本介绍

湛卢宝剑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之一。如今这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剑”的湛卢剑虽已不知其踪,但欧冶子铸剑的遗址尚存湛卢山中,但是松溪人创造了仿古工艺剑、太极剑、武术表演剑、花纹钢剑、夹钢合成剑等30多个系列近300个品种的湛卢剑,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健身、装饰、收藏的珍品。

产业优势

松溪县湛卢宝剑厂弘扬湛卢文化,传承祖师欧冶子铸剑技艺,经过代代薪火相传,铸造出了湛卢宝剑系列产品。1986年《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当年欧冶铸剑地,如今湛卢再问世》,《人民日报》、《文汇报》等20多种报刊争相报道这一消息,并拍摄了电视剧《神剑湛卢》。湛卢宝剑铸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铸剑大师范志华厂长,湛卢宝剑作品屡次在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 2009年湛卢宝剑商标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2011年湛卢宝剑铸造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被南平县工艺美术协会聘任为副会长单位。贾庆林、孙春兰等中央、省、县领导先后到我厂视察指导。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到我厂采访拍摄《湛卢宝剑铸造技艺》;2014年3月该台远方的家栏目组到我厂拍摄《天下第一剑――湛卢宝剑》;2014年9月该台《流行无限》栏目播出了《铸剑大师杨振条:打造天下第一剑》、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精湛的技艺,湛卢神剑当之无愧中华瑰宝。“十二五”期间,松溪县还将努力将“湛卢”商标升格为国家驰名商标。同时,扩大生产,争取年产湛卢宝剑10万余把,创产值近亿元。

文化内涵

据《辞海》及《中国地方大辞典》记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是春秋时欧冶子铸湛卢剑的地方。遂以剑名山。”元代湛泸书院山长杨缨写道:“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设炉焉。取锡于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于此而剑成。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号,越王神之。”而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则有“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的记载。“一剑挥落巨石分”,只是个传说,但湛卢宝剑的锋利无比,却是有史料可查。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削铁如泥的稀世宝剑,剑名分别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湛卢就列在五剑之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一诗中,“湛卢”即是锐利武器的代名词。

三、【九龙窑瓷器】

基本介绍

九龙窑遗址位于离城约3华里的松溪河畔。九龙窑瓷器已有千年历史,从出土的瓷器来看,质地坚硬、工艺精巧、纹饰精细,尤其是被誉为“珠光”的青瓷器,在当时已蜚声海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九龙窑始建于北宋,兴于南宋,当时是闽北著名瓷窑之一。改革开放后,松溪人在发掘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工艺技术基础上,研制出“类冰如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系列青瓷,生产了包括青瓷、黑釉建盏、冰裂纹在内的3大系列300多个瓷器品种。

产业基础

九龙窑虽是个民窑,烧造的瓷器主要供普通百姓使用,但其烧造的工艺却十分精巧。这里烧造出的瓷器具有质地坚硬、厚重朴实的风格,产品一般口沿较薄,底部较厚。九龙窑瓷器的色彩虽以青灰为主,但细分起来,还有青绿、青黄、淡褐色等。松溪县是著名的贡瓷“毫盏”产地之一,已发现的九龙窑遗址,有窑址13十万平方米,堆积面积达六万平方米。松溪县九龙窑瓷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究、开发和生产宋代九龙窑瓷器为主的企业,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公司在继承宋代九龙窑制瓷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汲取越瓯、龙泉窑工艺精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工艺手段,精心研制出“类冰似玉、千峰翠色”,具有宋代九龙窑风格的珠光青瓷,质地坚硬,工艺精细,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产业优势

坐落于闽北青山绿水之间松溪九龙窑,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当时闽北地区规模最大,生产年限最长的古瓷窑场。松溪县九龙窑瓷业有限公司现以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拯救和发掘了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工艺技术,在吸收各地工艺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高科技和先进设备,精心研制出“类冰似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珠光青瓷。2012年,公司又聘请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李树群教授为企业科研顾问,共同研发高温颜色釉。现已成功烧制出五彩冰裂纹系列产品,色彩丰富高雅,光泽亮丽夺目。作为“湛卢三宝”之一的九龙窑瓷器,在北京、哈尔滨、福州等城县设立了50多个经销专卖店,手工制作的仿古工艺品瓷器品种增至180多个。一件名叫“古今”的一组两件九龙窑瓷器,被北京一位收藏家以3.8万元的价格收购,松溪县还为九龙窑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九龙窑”商标跻身闽北知名商标行列。

文化内涵

根据文史资料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松溪先民已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其中包括作为生活用品的灰陶、黑衣陶罐、盆、碗,夹砂陶鼎和生产工具的陶纺轮、网坠等。晚唐五代时期,处在闽浙交界的松溪成为闽国、吴越、南唐地方政权争夺的地盘,由此打开松溪与周边的通道,社会、经济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人口增加,逐渐聚居为城邑。距松溪80多公里的浙江龙泉窑开始兴起,一些浙江的龙泉师傅因战乱南下,沿着瓯江水域来到福建各个地方烧制瓷器。龙泉师傅中有张姓人家三兄弟,大约在五代末来到松溪考察。他们发现廻场这个包山是丘陵地带,有山水,又靠松溪河,有天然瓷土,能为制瓷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釉料;周边原始森林密布,又能为制瓷业提供丰富的燃料;松溪河流域水网纵横,更为制瓷业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于是,三兄弟在廻场建九龙窑,并使其成为闽北一带烧窑最大的窑厂之一。松溪方言称陶瓷器为“廻”, 民间则把九龙窑以“廻场”称之。其实,九龙窑非九个炉窑,而是十三座炉窑,范围大概有13万平方米。据传,宋代时,每逢松溪廻场一带烧窑,窑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松溪的天空。冉冉升起的青烟犹如一条盘旋的蛟龙,而后分成九条,不停地在窑厂上空腾云驾雾,直到窑炉停火,九龙才消失……后人又称之为“九龙窑”,足见当时烧窑范围之广、场面之大、气势之壮。根据文献记载,当年在松溪九龙窑生产的瓷器,日产量大约十万件,于是民间就有了这么一句俗语:“九龙窑18条、挑夫3千人”,意思是每天大约需要3000多名挑夫将烧制出来的瓷器运往各地。

四、【松溪版画】

基本介绍

版画和中国画、油画、雕塑一样,是我国四大美术种类之一。松溪版画是福建松溪传统的汉族手工艺品,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松溪版画秉承古代建安刻版印刷遗风和新兴版画的精髓,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动的造型、淳朴厚重而著称。松溪版画以闽北生活为创作源泉,版种以黑白木刻、绝版套色木刻为主,创新了砖刻绝版的新品种,在中国民间版画艺苑中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产业基础

松溪这个地处闽北边陲的小县城, 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淀。松溪版画以她独特的个性、生动的造型、淳朴后轴而著称;镌刻质朴、奏刀有神、拓印精美、工雅俊秀、浓郁而鲜活的山野之风是其主要风格。2002年10月,松溪县举办了“首届松溪版画艺术展”,同时在全国率先举办“全国版画之乡作品邀请展”。盛况空前,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为了适应版画事业的发展需要,县政府制定了松溪版画发展规划,于2003年3月正式成立了“松溪版画院”,为松溪版画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松溪县蓝坊版画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主营以中国版画艺术之乡—松溪版画为主的各类美术、书法艺术作品。签约版画家有2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6位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公司大胆创新版画事业县场发展模式,已经累计销售原创版画艺术作品12000多幅。远销美国、意大利、日本、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内涵

福建闽北有悠久的新兴版画创作历史,1942-1946年期间,受抗战的影响,浙江丽水“浙江木刻用品供应合作社”以及一批版画家邵克萍、杨可扬、郑野夫等从江西上饶迁至闽北崇安县(武夷山县)赤石一带开展木刻活动,从此在闽北大地上播撒下了版画艺术的种子。1994年,为弘扬古老的湛卢文化,秉承古代建安刻版印刷的遗风和老一辈版画家的创作精神,松溪县开始了群众版画创作活动,起步为松溪女子版画班,逐渐成立了松溪县民间版画院,之后又上升为松溪县版画院, 2000年6月,松溪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几年来形成了积厚的版画创作群众基础,有100多位成人作者和1000余名中小学、幼儿爱好者的版画群体,有院评一级画师12人、二级画师17人、三级画师21人。

相关荣誉

近年来,松溪版画作者共创作了800多件作品,有7件作品先后分别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十五、十六、十七届全国版展;有5件作品入选纪念“五?二三”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3件作品获全国“群星奖”优秀作品奖;22件作品入选第二、三届全国农民书画展,3件获奖;6件作品被海外艺术馆收藏;50余件作品入选福建省美展;其中2件分别获全省文化馆系统美展一、二等奖,第四届福建省书画艺术节一、二 等奖 ;福建省第五届青年美展一、 二 等奖;700多件次作品在《美术》、《美术报》、《中国文化报》、美国《侨报》、《福建日报》、《福建画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00年6月,松溪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版画艺术之乡”。松溪版画正以其独特魅力走出松溪,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