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网言网语 > 正文
互联网带给我们什么?
2017-06-08 18:06:34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王江江  

动动手指,美味可口的饭菜送到门口;戳戳屏幕,物美价廉的商品立即上路;扫扫二维码,骑上共享单车说走就走。甚至,有外国人将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高铁,比喻成当代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生活的改变显而易见,时代的变革呼之欲出,这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的诞生与勃兴。

有人调侃说,未来人类的身份只有两个:公民和网民。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在不知不觉中,网络如今已经变成日常中离不开的油盐酱醋,不易察觉,却不可或缺。

放眼当今世界,在无现金社会来临前夕,小偷的“赔本买卖”令人忍笑不禁;在人工智能业已降临的时刻,AlphaGo攻破了人类引以为傲的围棋城池;当信息消费的趋势渐渐明朗,足不出户实现了越来越多人的自由选择。有人说,如果错过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幸运的是,曾经饱尝错失机遇的我们,赶上了互联网这趟腾飞的航班。尤其是近五年来,从初识符号“E”的惊喜,到变成“3G”“4G”的提速,再到制定“5G”标准的展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从购物、缴费、订票等生活应用的革新,到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获得感。可以说,从单一的技术发明,到覆盖衣食住行用的随处可见,互联网“越来越像空气”,弥漫在每一个人周围。

不仅如此,如果说,生活方式的进步是网络力量最直观的彰显,那么在公共领域带来的价值嬗变和制度进步,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容忽视的特征。微博微信成为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广播直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制度案例是,从今年7月1日起,全国将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千里办证”将成为历史。互联互通的信息浪潮,压缩了传输的空间和时间,打破了以往阻绝流动的藩篱,甚至改变了人与物的时空关系。

应当说,互联网在精神领域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多元价值、凝聚共识,提倡共享,实现多赢”等理念深入人心,由此诞生的“互联网思维”不仅被行业奉为圭臬,也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现实启迪和实践意义。而对更多的普通人而言,最大的触动就在于,信息壁垒的消弭,让芸芸大众不仅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也增强了每一个网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当中的参与感和现场感。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网络,说它是看世界的窗口和望远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借助互联网羽翼,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最重要的是,会让我们思考得更深,行走得更稳。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