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网言网语 > 正文
地方政府要把棚改这件好事办好!
2017-06-05 16:34:53 来源: 中工网  责任编辑: 王江江  

政府主导要贯穿棚改的全过程,事前规划要主导、事中监管要主管、事后监督要主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缺位都可能导致棚改走样。一些地方棚改中出现的“面上”问题和“面下”乱象,根在地方政府用心不足、关心不够、执行不力。

据《人民日报》5月31日报道,4月中旬,记者跟随中央信访督查组深入内蒙古多个地市,专门针对当地保障性安居工程暴露出的信访问题进行实地督查。督查发现,保障性安居工程让无数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个别本应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的项目,却因规划选址、建设手续、安置回迁等多个环节存在决策草率、把关不严、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埋下了隐患。

棚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让无数的住房困难户圆了住新房、好房和楼房的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了办好这项民心工程,各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力,力求将好事办好,让公众受益。然而,一些地方棚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这件好事在某些地方、某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走了弯路,出现了偏差。

从棚改暴露的问题看,好事没有办好,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把关上没有尽到责任,比如,决策草率、监督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朝令夕改等;另一方面是一些承担棚改项目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没有负起责任,比如,没有按照规划执行、作出的承诺成了“废纸”,没有严格执行棚改的相关规定、未批先建,办事拖拉,对于棚改户的诉求回应不及时、解决不彻底等。这些问题损害了棚改户的利益,损害了政府形象,也影响了社会稳定。

棚改中发生的诸多乱象,核心是责权没有摆正。一些承担棚改任务的开发商、建设单位将棚改当成了“唐僧肉”,过多着眼于政府给予的政策利好、税收优惠、稳定收益,事前答应事后反悔,较少关切公众的所想所愿;一些地方政府过分看重上级给予的棚改资金支持、棚改带来的城市建设整体改善、房地产发展带来的联动利好,政策宣示和具体操作不同步、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棚改的社会效应和公众感受;一些不法企业和无良商人,浑水摸鱼,想方设法借棚改捞取不当利益,违规瓜分棚改政策“蛋糕”,捞走好处然后把乱摊子丢给政府。

棚改与一般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区别在于棚改是政府主导,《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棚户区改造政策性、公益性强,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棚改项目是地方政府确定的,棚改中的土地征收和回迁是地方政府决定的,棚改建设过程是由地方政府严格监管的,相应地,出现了问题也需要地方政府来解决,责任也需要地方政府来承担。政府主导要贯穿棚改的全过程,事前规划要主导、事中监管要主管、事后监督要主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缺位都可能导致棚改走样。一些地方棚改中出现的“面上”问题和“面下”乱象,根在地方政府用心不足、关心不够、执行不力。

把棚改的好事办好,地方政府要分析原因,查找症结,高度重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相关规定和职责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具体项目上。正在进行棚改的地方,对有问题的项目,对照流程进行整改——规划有“瑕疵”的,更改规划;程序有“漏洞”的,扎紧篱笆;监督有缺位的,强化监管;承诺没兑现的,加紧补足,避免小事拖成大事,一般问题拖成重大矛盾。问题不明显的地方,也应从督查发现的问题中汲取教训,查找是否存在漏洞和短板。拟进行棚改的地方和新开工的棚改项目,则应自始就把政府主导落实到位,避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