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松溪抗战风云录⑦ | 松溪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上)
2025-08-26 09:55:33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全面的疯狂的侵略战争。在这中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满腔怒火,同仇敌忾,掀起抗日救亡高潮。松溪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开展了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由于缺乏当年历史档案,现根据一些松溪老人的回忆,参考有关资料,综合整理成文,很不全面,仅供一点线索而已。

一、成立抗日救亡话剧团

1938年夏秋,松溪城区一批有文艺才能的小学教员、社会青年、机关职员,筹组成立松溪抗日救亡话剧团。时任县长周必璋很感兴趣,亲自兼任剧团团长。曾经当任县教育科长的李含阳任总干事,黄登云、郭一九任副总干事,城西小学教员郑宝辉任编导。剧团为业余义演性质,没有经费来源,周必璋出点子,叫李含阳挂个县政府财务委员会委员长的虚职,每月津贴三十元,领来作为剧团经费。自愿参加剧团的有四十多人,其中女的占一半。在城隍庙集中排练了半个多月,便登台演出。先是在县城的江西会馆和城隍庙公演十多场,然后下乡巡回演出。下乡时,两辆竹轿开路,一为县长专用,一为李含阳使用,但他让给女同志轮流坐。演职员们头戴草帽,携带道具、汽灯和个人生活用品,斗志昂扬,冒着炎暑,列队步行;每到一处,住宿学校、破庙,毫无怨言。先后到了花桥、祖墩、溪东、雷厝、渭田、大布、茶平、郑墩等乡村,公演了二十多天,每场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男女老少几乎倾村出动前来观看。

演出程序通常是:先全场起立,唱“国歌”,然后就坐,县长登台演讲,或者由李含阳演讲。主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演讲完毕,正式演出开始,节目有歌曲合唱和独喝,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打倒列强》《渔光曲》《松花江上》等,还有京剧清唱。压台戏则是郑宝辉编导的方言话剧《守财奴》,内容讽刺那些不顾民族危亡的钱老财,号召民众为抗日捐资出力。演出共有十多个节目,水平不低,一些主要角色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剧团活动时间有三个多月。

二、组织募捐支援前方

由各界人士组成的抗日救亡会,在1938年冬布置任务:动员民众为前方抗日将士募捐寒衣,县妇女理事会接受了这项任务,全体理事立即行动起来,分头邀请一些女界活动分子,组成募捐队,五六人为一小组,打着“支援前方将士”的旗帜,带上登记簿,在县城挨家逐户上门募捐。重点对象是商店和大户人家。对于穷苦人家,估计有困难的,就不勉强,或者干脆没有去。工作很顺利。一般都乐于解囊出捐,每户捐棉背心一件,布鞋一双,短短几天,共计募捐来棉背心四百多件,布鞋五百多双,挑送到县政府,开给收条。

与此同时,救亡会在大街上搭台演讲,进行募捐,也募得法币二、三千元(其时,一担稻谷值二元)。

未完待续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