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跨山越河,承载着古代先民智慧结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着历史变迁,具有独特的气质与魅力。守护好它们,也就是守住乡愁记忆,赋能乡村振兴! 在松溪县渭田镇角岐村,静静地伫立着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廊桥——大仙桥,它不仅是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更是松溪县现存的一座桥体完整、构造美观且稳固的单孔石拱廊屋桥。 大仙桥始建于清代宣统年间,桥身全长21米,宽4.6米,桥孔跨径达10.2米,矢高4.6米,桥孔采用长方形条石精心砌造,其余部分由毛石垒砌,坚固耐用。桥面铺设独具匠心,居中石条、两侧长条砖“人”字形排列,兼具美观与实用。廊屋部分更是建筑艺术的精华,面阔6间,进深4柱,24根立柱支撑起抬梁结构的歇山顶。桥正中段抬高形成的桥亭,重檐歇山顶气势恢宏,内置八角藻井,其上精美的八仙图及花卉彩画,虽历经岁月洗礼,色彩斑驳却依然生动,展现出古代高超的绘画技艺与审美情趣,堪称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为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座古廊桥作为我县重要的县级保护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精湛的建筑智慧。作为连接山水的交通要道,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更是维系乡村记忆、延续文脉的重要纽带,对研究地方历史、建筑艺术及民俗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将持续加强保护力度,让这座古廊桥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县文保中心主任熊雨亮表示。 如今,角岐大仙桥已被纳入第四批县级文保单位,他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溪流之上,宛如一位静默的老者,跨越时光长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不仅是当地村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更是一座鲜活的文化宝库,成为一张展现松溪历史文化底蕴的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游览,探寻它背后的故事。(陈帅松 李梦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