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山野苦笋香 炒出乡村振兴“新食尚”
2025-06-04 10:56:02 来源: 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五月的风掠过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的竹林,泛起层层翠绿的波浪。清晨天光微亮,村民们背着竹篓、握着锄头,踩着沾着晨露的青石板路,向着漫山遍野的竹林进发,拉开了挖笋的序幕……

苦笋,作为花桥乡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当地人和远方食客的喜爱。这里的苦笋不仅径大肉厚,剥去棕褐色的笋壳,内里的笋肉泛着莹润的白,咬上一口,鲜脆的口感中裹挟着微苦回甘,让它成为餐桌上的健康佳肴。

清炒苦笋这道看似朴素的家常菜,却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记忆。走进村民的厨房,只见她们将刚挖回的苦笋迅速洗净,菜刀上下翻飞,笋肉被切成均匀的薄片。“呲啦——”随着蒜片入锅爆香,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厨房。紧接着,鲜笋入锅,在高温的翻炒下,笋片色泽愈发清亮,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少许食盐,不过几分钟,一盘热气腾腾的清炒苦笋便端上餐桌。油亮的笋片入口脆嫩,微苦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又化作丝丝清甜,让人欲罢不能。

“我们家从小就吃苦笋,每年春天,孩子们放学回家,总要先扒拉两口这道菜才肯好好吃饭。”源尾村坵地自然村的杨有花一边翻炒着锅中的苦笋,一边笑着回忆。“看着这些破土而出的苦笋,就觉得日子有奔头,这是春天给咱农民最好的礼物。”

花桥乡气候湿润、红色土壤分布广泛,土壤肥沃,为苦笋提供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花桥乡走出一条特色苦笋产业之路。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苦笋产业+”模式推动产业融合,构建出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我们依托万亩天然苦竹林资源,打造‘挖苦笋活动’,将传统采笋技艺开发为沉浸式农事体验项目。同时,通过推介会等跨区域展销活动,推动‘花桥苦笋’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溢价提升,构建起‘土特产出山、都市客进山’的双向振兴通道。”花桥乡党委书记伊宏鸿表示。

阳光暖暖地洒在花桥乡,厨房里飘出的清炒苦笋香气,与竹林间劳作的欢声笑语交织,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花桥苦笋以微苦回甘的独特韵味,滋养着一方水土,不断在时代浪潮中迸发新的活力。(夏贵萍 王德锋)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