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网络中国节·端午】花样民俗体验 让端午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5-06-03 11:02:39 来源: 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端午粽飘香,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松溪县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迎端午活动,让群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共庆端午佳节。

渭田镇

5月29日,渭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县民政和人社局、善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粽香童趣 爱满双节”活动,为30名儿童送上节日的祝福。

在上塘村,讲习员现场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孩子们对屈原投江、赛龙舟等传统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举手参与互动问答。在手工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穿针引线,将艾叶、丁香等中药材精心装入绣有精美图案的香囊袋中。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玲珑、香气四溢的香囊便制作完成。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我要把这个香囊送给奶奶,祝她身体健康!”10岁的小雨举着绣有“平安”字样的香囊,眼睛笑成了月牙。

此次活动以端午为媒,以文明实践为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端午文化,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温度。

旧县乡

5月27日,旧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讲习服务点开展“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活动在端午文化宣讲中拉开帷幕,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从屈原投江的历史典故到端午节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等传统习俗,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分享着各自记忆中的端午故事。包粽子环节更是热闹,经验丰富的村民熟练地舀米、放馅、包裹、扎绳,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交流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活动现场。

此次“粽叶飘香话端午”活动,不仅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群众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花桥乡

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花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讲习服务点开展以“巧手制蒲扇 讲习迎端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中,讲习员陈健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为引,生动讲述了松溪本土的廉政文化与感人家风家训故事,以优良家风涵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事例,深深打动在场听众。

“端午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就包含着家风家训的温情传承。今天带着孩子来听我们松溪人自己的家风故事,感觉特别亲切,触动很深。”参与活动的黄先生分享了他的感受。

在“巧手制蒲扇”环节,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兴致勃勃地动手实践。五颜六色的扭扭棒在指尖翻飞,被仔细捻绕成精巧的桃形扇面,最终化身为一个个色彩缤纷、别致可爱的蒲扇小挂件。一把把亲手制作的蒲扇,不仅让大家深入了解端午赠扇的文化渊源,更寄托着大家辟邪纳福、祈愿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意。

祖墩乡

5月30日,祖墩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讲习服务点开展“粽香四溢,情暖端午——我在文明实践过端午”主题活动,在传承与体验中奏响一曲端午文化的悠扬乐章。

活动现场,宣讲员从战国时期屈原投江的悲壮传说,到驱邪避瘟的端午习俗;从仲夏时节的气候特点,到“一粽尝来千古事”的饮食文化,让在场的干部职工对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粽艺大比拼”包粽子活动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翠绿清香的粽叶、粒粒饱满的糯米、色泽诱人的腌制肉在桌上整齐摆放。大家围着桌子,一边交流着包粽子的经验和技巧,一边亲自动手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耐心指导着“新手”,从粽叶折成漏斗状,到精准控制糯米用量,再到灵巧扎绳,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传统技艺的精妙。欢声笑语间,形态各异的粽子在大家手中诞生,现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松溪高速

近日,南平高速松溪管理中心举办“粽情端午 温暖同行”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司乘出行体验。

“师傅,端午安康!尝个粽子,祝您一路平安!”活动现场,高速志愿者在收费站外设立“爱心驿站”,将分装好的粽子及行车安全手册——递送至司乘手中。每当车辆进出收费站,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微笑递上粽子的身影。这份关怀让司乘人员倍感温暖,一位货车司机接过粽子时感慨:“你们的用心让我提前感受到了节日氛围,太感谢了!”同时,现场还提供旅游咨询、ETC快速办理等便民服务,将安全宣传与节日服务融合,让过往司乘在旅途中感受家的温暖和节日的祝福。

来龙社区

5月29日,来龙社区举办“粽夏‘童’梦,与你同行”主题亲子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儿童对端午习俗的认识。

活动中,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用彩色拼图材料制作立体龙舟模型,一只只五彩斑斓的“小龙舟”承载着童真与创意,成为孩子们独特的端午纪念。在包粽子环节,大家纷纷动手实践,孩子们用双手翻卷粽叶,再填入糯米,再经手掌一压,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诞生了。

此次活动以“文化传承+实践体验”的形式,将端午与“六一”活动相融合,让儿童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增强社区文化服务活力。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