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从茶苗到香茗:松溪九龙大白茶提纯记
2025-04-23 10:36:01 来源: 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青山脚下、新浦溪河畔,在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的九龙岗上,山风轻拂,古老的九龙大白茶树静静伫立,见证着一段跨越百年的传奇。如今,九龙大白老茶树蕴含着重要的科研、生态、文化和产业提升价值,松溪县在积极探索提升茶产业品牌开发利用的同时,对母树进行提质复壮,深入挖掘九龙大白茶的优良种质资源。

近日,松溪县泊宏茶叶专业合作社(福建省优异种质资源九龙大白保护单位)负责人吴荣标带领我们踏入九龙大白茶种苗繁育基地。这里的纯种九龙大白茶树与寻常茶树截然不同,足有两三米高,采摘茶叶时还需借助梯子等工具。

“作为农村孩子,我从小在茶山上摸爬滚打,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就在我们村,因此对九龙大白茶有着特殊的情感,保护九龙大白茶优良的种质资源,我应该比别人做的更多。”吴荣标望着长势喜人的纯种九龙大白茶树,欣慰地微笑着,道出他20多年来从事茶叶生产的初心。

九龙大白茶芽毫肥壮、白毫显露、底色翠绿,汤色嫩黄明亮、毫香显、甘和鲜爽醇,它的风味密码,早在茶树扎根土壤时就已经写好。为了充分挖掘九龙大白茶的潜力,提升茶叶品质,松溪县着力建设九龙大白茶种质资源圃,开展九龙大白老茶树提质复壮技术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母树特性的研究,深入分析母树的遗传密码,精准掌握其优良性状的基因表达,做好九龙大白茶的种质提纯。此外,从2022年起,松溪县泊宏茶叶专业合作社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成立九龙大白茶高效育苗及生态种植科技示范基地,2023年被松溪县农业农村局定为九龙大白茶种苗繁育基地,为后续的繁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种植环节,扦插技术堪称关键。在种苗繁育基地,为促使扦插茶苗茁壮成长,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的高级农艺师从加强病虫害预防、优化水肥管理、精细土壤调理和养护等多方面入手,悉心指导九龙大白茶种苗繁育工作。

“要依据茶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实施水肥管理,密切留意每一株茶苗的叶片色泽与生长态势。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刻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从源头上把控九龙大白茶的品质。”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吴学荣介绍道。

“育苗基地内大约种植了30万株幼苗,待幼苗稍显成熟,经过筛选,再将优质枝条培育至苗圃。目前,我们种植的幼苗存活率达 90%以上,第一批培育提纯的复壮茶苗30万棵已陆续移栽。”吴荣标说,在九龙大白茶品质提升上,还要持续抓好茶叶生产的萎凋、烘焙等制作工艺,不断提升九龙大白茶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让松溪茶香飘得更远。

近年来,松溪县成功推动九龙大白茶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新增茶叶产值2.2亿元,实现了从一片茶叶到一条完整产业链的蜕变。同时,充分发挥母树基地30亩茶园以及原有的知青点、旧茶厂的优势,建立“五年轮转”机制,分批次吸引优质茶企入驻运营,深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共建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全力做好“三茶” 融合这篇大文章。

站在九龙岗的母树基地,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茶垄在这春日里尽显九龙大白的浪漫诗意。此刻,我们忽然领悟了好茶的真谛:它是特定土地上阳光、雨水、土壤、时间与优良种质共同孕育的杰作。松溪九龙大白茶,这杯源自深山的香茗,正借势出山,香飘四海……(林云洁 真魏皓)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