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是每个英雄都是在战火纷飞的前方阵地与敌厮杀,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有在敌营中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粹。张荣昌就是其中之一。 张荣昌,又名张文昌、胡贡,1906年出生在花桥乡路桥村贫苦农家。 1929年6月,以松溪路下桥为中心的建松政农民举行武装暴动,随后建立了中共松溪特支和红色武装。1931年5月,在闽北苏区老蔡、老游等同志指导下,建松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路下桥苏维埃政府成立,创建了以松溪路下桥为中心的建松政革命根据地。在老蔡老游宣传启发下,张荣昌毅然投身革命战争洪流。 1934年秋,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张荣昌随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转移山区,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冬,经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书记翁立义同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路下桥区委委员。 1938年2月,闽东北抗日义勇军400多人集中在路下桥休整,北上抗日,张荣昌受命留守闽北游击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松溪县国民党当局请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和建松政军政委员会派员,到路下桥一带农村建立联保和保甲制度,且要求共产党派人在路下桥担任联保主任。建松政中心县委决定选派张荣昌同志到路下桥为国民党政府工作。 张荣昌同志接受任务后,深入到路下桥一带做群众工作,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由于张荣昌同志在民众心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被民众一致推举为联保主任。张荣昌积极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为游击队提供情报,鼓励群众捐钱捐物,把一批批军粮、衣物送到游击队手里。 1939年,敌人利用张荣昌在沙县参加联保训练班的机会,囚禁了他,逼迫他写投降书,永远不为共产党办事。张荣昌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粉碎了敌人的“招安”阴谋。国民党当局黔驴技穷,又不敢明目张胆杀害张荣昌,只好把他从沙县押回松溪再行处置。当押解他的船航行到松溪大桥下时,张荣昌同志为严守党的秘密,乘敌不备,自吞金铂,英勇牺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