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让“公安蓝”成为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松溪县公安局“最美乡警”朱洪辉
2025-04-02 09:56:27 来源: 闽北日报、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朱警官,早上好!”

“朱警官,您帮我看看这条短信是什么意思,应该是诈骗吧。”

“朱警官,来喝杯茶!”

3月19日一早,松溪县花桥派出所乡警朱洪辉拎着工作包,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像往常一般走访乡镇居民,了解村情民意。

担任乡警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朱洪辉用双脚丈量花桥乡的每一寸土地,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村民,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乡警的岗位虽小,却是平安建设的基石。群众满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奖章。”这是朱洪辉写在工作笔记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背后也是朱洪辉把忠诚当作根本,把责任当作追求的真实写照。

一本本子、一支笔、一盒名片、一叠反诈宣传单,朱洪辉从包里拿出他的走基层“法宝”。

“电信诈骗一直以来都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现在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话术满是套路,我们要将公安机关侦破的新案例通过走访宣传告诉大家。”朱洪辉任职乡警前是松溪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在普法工作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朱洪辉采取进学校、进乡村、上圩场等方式加强宣传。每到一村,他主动向村民进行治安通报,发放乡警名片,结合“吃茶话事”为大家讲解反诈、交通违法等案例,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时刻在我身边”的安全感,群众的法律和防范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朱洪辉还巧妙利用了赶集时间,在花桥村和路桥村墟场群众参与多的契机,组织民辅警开展反诈宣传,用本地方言为群众讲解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知识和常见的诈骗手段,指导村民安装国家反诈APP,向群众发放自行设计的宣传盒纸,吸引了大量群众踊跃参与,构建了坚实的防骗体系,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

他全年组织宣传活动40余场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用各种方式生动讲解反诈知识,让“公安蓝”成为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辖区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40%。

“朱警官调解既讲法理又通人情,我们都服气!”辖区村民王阿姨谈起朱警官,满口称赞。

“群众事无小事,很多小矛盾如果放任不管就酿成大祸,有很多时候都是为了争一口气。”也正是之前的法制大队工作经历,让朱洪辉深刻认识到,诸多刑事案件追根溯源几乎都是一些微小的矛盾和分歧,在不加以干预调解的情况下,最终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2025年1月6日,源尾村村民李某某与其舅舅杨某某因竹山相邻权产生纠纷,双方因此事发生多次争吵,村干部先后调解两次均未化解。

年关将近,朱洪辉通过多次深入村中走访了解纠纷详情后,联合花桥乡综治、司法等部门,在竹山现场组织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参加调解,通过对竹山历史陈述和家族亲情的诉说,经过朱洪辉在现场长达3小时的说理引导下,终于打开心结达成调解。他和村干部一起在竹山现场见证山界划分,圆满化解一起多年未解的竹山纠纷。

自担任乡警以来,朱洪辉联合乡村干部成功化解宅基地纠纷、家庭矛盾等90余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有事不懂找老朱”,这句话也成了花桥派出所年轻民警的口头禅,既是前辈也是良师,朱洪辉常常告诫基层一线的青年民警哪怕是一点点没明白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面对群众要放下身段,走到他们中间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服务群众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松溪县公安局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启“乡警回归”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发挥乡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将乡警融入乡景中,倾听乡音,了解乡愁,化解乡里纠纷,有效提升基础防范水平和源头治理能力。在2024年度考评中,朱洪辉以优异成绩摘得桂冠,获得松溪县公安局“最美乡警”称号。

从治安巡防到普法宣传再到矛盾调解,朱洪辉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平凡岗位的不凡答卷。这位基层平安守望者,正以不变的初心,继续守护着辖区的和谐安宁。(陈颖 张行健 林云洁 真魏皓)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