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松溪讲习班】党史园地 | 湛卢英雄谱① 伍弟奴
2025-03-18 10:34:07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松溪,一块红色的热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原中央苏区县,松溪在风云激荡的革命战争年代,以“红旗不倒”的姿态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历史上写下民族解放的一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非凡历程中,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松溪涌现出许多感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前赴后继、向死而生,他们用生命点燃信仰、用铁肩担当使命,锻造出敢于亮剑、敢于胜利,不折不挠、大难弥坚的革命英雄主义,至今仍如洪钟大鼓,叩击时空,回响不绝!    

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辟“湛卢英雄谱”栏目,以缅怀英雄们的功绩,追寻英雄们的足迹,让浩然正气在湛卢山麓、松溪河畔激荡长存,永庇人间。

伍弟奴,建松政革命根据地奠基人。1904年出生于松溪县花桥乡官后村,世代务农,家境清贫。由于长期在外伐木、放木排,结识不少思想进步的朋友。1928年9月,伍弟奴参加崇(安)浦(城)农民暴动,不久便担任崇安民众队班长,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9年4月,受中共崇安县委指派,带领潘文锡、叶林生、张火金、叶贵生等人回到路下桥,秘密宣传革命道理,号召群众学习崇安、浦城农民组织起来,开展抗捐、抗税、抗债、抗租、抗粮的“五抗”斗争。在伍弟奴等人的宣传发动下,建松政边境的村庄和浦城莫上、濠村等地农民相继加入了这个秘密组织。

1929年6月19日深夜,伍弟奴带领17名青年农民,带上土铳、大刀、长矛,到塘边庆下村捉拿税棍杨牯仔。杨牯仔闻风跳楼逃窜,其弟税棍杨理明在墙外水沟被捕获,并于当夜被押往崇安白水街镇压,掀开了建松政农民暴动的序幕。这是继崇浦农民暴动之后,闽北土地革命斗争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中共崇安县委表彰了伍弟奴等人的革命行动,奖励伍弟奴等人排枪二支,并将路下桥农民暴动组织正式命名为“路下桥民众会”,由崇安民众局领导。民众会武装被编为崇安民众队的1个排,伍弟奴任排长。

路下桥民众会暴动,使国民党政府惶恐不安。11月3日,张枫庭民团四十多人杀气腾腾地开进路下桥,妄图把农民武装扼杀于摇篮之中。胆大心细的伍弟奴趁敌人立足未稳,率队夜袭张的驻地,砍伤两个团丁,缴获两支步枪后,连夜转移。11月5日,伍弟奴、叶贵生去崇安向陈耿汇报工作,并带回了100个印有“红军”字样的红布袖章和200多发子弹。之后,在浦城莫上村,“民众队”正式整编为红军,伍弟奴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底,红军队伍扩大300多人,中共崇安县委将这支武装改编为1个连3个排,编入闽北第一支正规的工农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并任命伍弟奴为连长。从此,这支武装力量经常袭击反动民团,打击土豪劣绅,成为活跃在松溪、浦城、水吉边区的一支红色武装。

1930年4月20日,红军和民众会在来敌必经之路龟颈亭设伏,歼敌4人,缴获长枪4支,击溃来犯之敌,进一步巩固了以路下桥为中心的建松政边区革命斗争局面。他们即打过漂亮的龟颈亭伏击战,也经历过“报恩寺事件”的重大挫折。1931年2月,为了补充枪支弹药改善武器装备,伍弟奴、叶林生等30人到塘边报恩寺向来自屏南的张汉周匪部买枪。张匪不守信义,突然开枪打死红军1人,并把伍弟奴等29人劫往屏南。伍弟奴等4人机智脱险,其余25人均惨遭杀害。

1931年5月下旬,在路下桥何森弟家,正式成立建松政地区第一个革命政权——路下桥苏维埃政府,隶属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由伍弟奴任主席。路下桥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红军广泛出击,先后消灭了四县边界的10余股反动民团,控制了以路下桥为中心,包括建阳、浦城、松溪3县交界仙山岗一带的大片区域,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

1931年夏,建瓯、建阳、浦城等县反动保安团和1000多名大刀会会徒大举“围剿”红色武装。7月20日,连长伍弟奴率部攻打登山大刀会受挫,伍弟奴身负重伤,部队损失惨重。9月19日,伍弟奴赴崇安苏区求援,在途经浦城石陂南岸时被捕。伍弟奴被反动民团用棉被裹身,浇上煤油,活活烧死在渡头,年仅26岁。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