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生产习俗⑥ 松溪九龙大白茶制作技艺
2025-02-06 10:54:48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松溪制茶历史悠久,是中国白茶四大原产地之一。长期以来,松溪当地人就晒青草药一样,运用晒干或自然晾干的方式,制作九龙大白茶用于驱暑、退热、降火、治疗麻疹等。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松溪当地叫白仔。白茶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芽叶相连成朵状。根据《南平茶志》等相关史志记载,白茶制作工艺传承久远,首创于清朝乾隆年间(1772年-1782年)的建阳章墩,随后传入毗邻的松溪郑墩、花桥等地。《松溪县志》记载:清末福州对外出口开禁后,松溪茶叶曾兴旺一时。光绪十八年(1892年),全县茶叶产量为4700担,主要生产绿茶(俗称松萝)、红茶(俗称乌丹)和白茶(俗称白仔)。《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记载:“从各县的白茶产量看,建阳产量最多,约占总产量的56%,其中小白占绝大部分,水仙白亦全部为建阳所产,大白也有少量生产。其次为松溪县,约占18%,主要为大白,小白居少数”。

九龙大白茶最大优点在于滋味甜爽、毫香高。制九龙大白茶要选取肥壮单芽或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以复试萎凋,将鲜叶均匀薄摊于细孔筛面上,弱光均匀照射1-2小时。待叶面适度失水,散发出花香后,将鲜叶移至阴凉通风干燥处,晾至六至七成干后并筛。近九成干时,收集成堆,开始“养茶”,经过发酵醇化滋味和香气。整个制作过程,历时60个多小时。

百年来,九龙大白茶制作技艺传承几经断续,濒于失传。近年来,松溪县积极开展九龙大白茶制作技艺保护与开发,将其列入松溪县非遗保护名录。同时大力推广九龙大白茶品牌,完成九龙大白茶制作技艺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2019年,松溪县获评“中国九龙大白茶之乡”。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