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生产习俗②: 盖新厝 上大梁(二)
2025-01-06 23:17:18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祭 梁

上梁的这一天,要请来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把柱子竖起,俗称为扶柱。接着,最重要的环节是上梁,即给房子顶端最高处安装一根中梁的过程。上梁首先要选择吉日良辰,也叫择日子,把家人的生辰报于风水先生,以免和家人相冲。

上梁前要先祭梁。祭品为整头猪。上梁这天要宴请亲朋好友,以及做工师傅。盖房前家人早就做好准备,头一年养一头猪以备上梁之用。上梁这一天请来屠夫杀猪,一是用做祭梁,二是做多种菜肴。要是没养猪的,也可用猪头和猪尾代表全猪,俗称“利市”。此外还要在供桌的上端用红盘摆上糍粑、公鸡、蔬菜、水果、豆腐、蛋、盐、糕、香烛等,并贴上写着“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的彩纸。梁的中间用红布包着,挂上红灯笼。梁顶端挂着的杉树枝,两端挂红绸袋,袋里装着“七宝”。七宝是根据当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来选择的,一般有稻谷、黄豆、玉米、绿豆、茶叶、红枣、清顺治年间铜钿。松溪盛产茶叶,于是主人把茶叶也当一宝选入,祈求五谷丰登。而用清顺治铜钿,则是取“平安和顺”之意。祭梁时木匠要边说吉利话,边敬酒。

上 梁

祭梁结束后,由两个属龙和虎且父母双全的壮年人把正梁抬上屋顶,寓意主家后人如龙似虎,福禄双全。抬梁时大家一起高喊:“上啊,大吉大利!上啊,大吉大利!”同时鞭炮齐鸣。

梁上到顶部,木工师傅要把正梁放平稳,同时还要放一根副梁。这根副梁是以正梁为标准的,正梁要放得特别直,要不副梁就跟着歪了。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就源于此。晋代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便是从这个俗语中得以引申。

梁放平稳后,主人将亲朋好友送来的糖果、自家做的滋粑用食品袋包好从梁上向四方抛,让前来看热闹的人争抢。为了吸引更多人,有的主人事先准备一些硬币抛撒,抢的人越多主人越高兴。此举称为“抛梁”。抛梁时木匠师傅要说吉利话:“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抛梁结束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下屋梁,叫做“晒梁”。

上梁结束后,主人设宴款待宾客,并给瓦匠、木匠师傅分发红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当下很少人盖土木房了,上梁这种仪式逐渐消失。其实现在的楼房盖到最后一层的封顶仪式,便是以前上梁习俗的演化。封顶时,人们一样要选吉日良辰,亲朋好友送上鞭炮、糖果、蛋、糕、盐。封顶时鞭炮齐鸣,烟花绽放。泥水师傅和主人站在屋顶把糖果、硬币往四方撒,依然吉利语声声不绝。封顶完,主人宴请亲朋好友、泥水师傅和相关的客人。

上梁和封顶都显示房屋的外形竣工,而仪式的举行不仅表示人们的祝贺,也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